[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上螺丝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2089.1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1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曹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B23P1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瑞元智产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51 | 代理人: | 俞越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螺丝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上螺丝检测设备,其包括机架、设置机架上的平台;转盘组件,其通过分度机构设置在平台上且控制其分度旋转;所述转盘组件上设置有均等分布的上料工装夹具;铜片定位机构,设置在平台上并且可与上料工装夹具相对接;铜片螺孔检测机构,其设置在平台上并且可与上料工装夹具相对接;自动锁螺丝机构,设置在在平台上并且可与上料工装夹具相对接;螺丝锁付到位检测机构,设置在在平台上并且可与上料工装夹具相对接;铜片出料机构,设置在在平台上并且可与上料工装夹具相对接。本发明采用六工位上料、定位、检测、螺丝锁付、再次检测以及最后送料的方式,将人工锁付螺丝的工作集成到一体化加工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上螺丝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上螺丝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铜片锁接螺丝一般都是采用人工协助或者人工直接对其打螺丝,这样的半自动或者人工模式,效率极其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自动上螺丝检测设备,用六工位上料、定位、检测、螺丝锁付、再次检测以及最后送料的方式,将人工锁付螺丝的工作集成到一体化加工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功能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上螺丝检测设备,其包括机架、设置机架上的平台;
转盘组件,其通过分度机构设置在平台上且控制其分度旋转;所述转盘组件上设置有均等分布的上料工装夹具;
铜片定位机构,设置在平台上并且可与上料工装夹具相对接;
铜片螺孔检测机构,其设置在平台上并且可与上料工装夹具相对接;
自动锁螺丝机构,设置在在平台上并且可与上料工装夹具相对接;
螺丝锁付到位检测机构,设置在在平台上并且可与上料工装夹具相对接;
铜片出料机构,设置在在平台上并且可与上料工装夹具相对接。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组件包括转盘、设置在转盘中分布均匀的六个上料工装夹具。
作为优选,所述上料工装夹具包括固定在转盘的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一组固定座、穿设入固定座中的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和带有弹簧的回复杆;所述固定座设置有放置铜片的放置腔体;所述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和带有弹簧的回复杆首端固定在定位板上;所述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的末端可以移动至放置腔体将铜片顶开用于收料。
作为优选,所述铜片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定位用气缸座、设置在定位用气缸座的定位气缸、设置在定位气缸输出端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计有与铜片相匹配的弧度且用于与铜片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铜片螺孔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平台的第一检测用气缸座、设置在第一检测用气缸座上的第一检测用气缸、设置在第一检测用气缸输出端的第一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通过第一连接块通过一组第一导向杆滑动在第一检测用气缸座中,所述第一检测用气缸控制第一检测组件在一组导向杆做上下移动作业;
其中,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针、包裹在第一检测针上的第一保护套、套接在第一保护套上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检测针可以在第一复位弹簧作用力下提升其长度用于探测铜片螺孔是否存在。
作为优选,还包括螺丝送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平台上的振动盘、与振动盘相连通的送料轨道;所述送料轨道中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的末端与自动锁螺丝机构的螺丝到位组件相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锁螺丝机构包括锁螺丝支撑座、固定设置在锁螺丝支撑座的一组电动螺丝刀、用于控制电动螺丝刀上下位移的上下气缸;所述电动螺丝刀正下方设置有螺丝到位组件;所述螺丝到位组件内部为真空,可让螺丝位于一个静止状态,上下气缸控制电动螺丝刀向下且将螺丝一起带动到铜片螺孔,启动电动螺丝刀来将其锁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2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