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边路基的内部排水结构及其实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2158.9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7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付伟;张晶;何斌;刘星;张静波;阮艳彬;刘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1C3/00;E03F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路 内部 排水 结构 及其 实施 方法 | ||
1.一种包边路基的内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7)以及位于地基(7)上方的路基填芯层(5),所述地基(7)的表层具有横纵交叉设置纵向集水盲沟(1)和横向集水盲沟(2),所述纵向集水盲沟(1)位于路基填芯层(5)下方的地基表层,相互交叉设置的纵向集水盲沟(1)和横向集水盲沟(2)在交点处相互连通,所述路基填芯层(5)外部设有包边层(6),所述包边层(6)两侧的地基(7)上设有路基排水沟(4),所述路基排水沟(4)与所述纵向集水盲沟(1)之间的地基表层内设有等间隔排列的多个横向排水管(3),所述横向排水管(3)将路基排水沟(4)与纵向集水盲沟(1)进行连通;
其中:所述纵向集水盲沟(1)的数量为2-5条,相邻两个纵向集水盲沟(1)的间距为10-30m,在路基填芯层(5)两侧坡脚下位置各设有一条纵向集水盲沟(1);所述纵向集水盲沟(1)与横向集水盲沟(2)的横截面均为宽40-80cm、深20-40cm的矩形结构,且均包括防渗土工膜(10)、滤水土工织物(11)以及集水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边路基的内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横向集水盲沟(2)之间的间距为5-20m,相邻的两个横向排水管(3)之间间距为5-20m,所述横向集水盲沟(2)的沟底位置成型有2-4%的外倾横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边路基的内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土工膜(10)铺设在集水盲沟的底部及两侧壁位置,所述集水层(9)填充于集水盲沟的空腔中,所述滤水土工织物(11)铺设于盲沟顶面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边路基的内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土工膜(10)为厚度不小于0.5mm的聚乙烯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边路基的内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水土工织物(11)为单位质量大于300g/㎡的Ⅱ级无纺土工织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边路基的内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层(9)为碎石或粗砂粒,且粒径小于2.36mm的细粒含量小于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边路基的内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排水沟(4)为沿路基包边层(6)坡脚1-2m外分布的敞口状结构,横截面为梯形,深度为60-100cm,所述路基排水沟(4)由浆砌片或片石混凝土砌筑而成,且沟底及两侧壁厚度均为10-30cm,所述横向排水管(3)穿过路基排水沟(4)的侧壁,且所述横向排水管(3)的出口位置在路基排水沟(4)底面的30cm以上,所述横向排水管(3)的管槽底面形成2-4%的外倾横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边路基的内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排水管(3)延伸至纵向集水盲沟(1)内部位置,且延伸到纵向集水盲沟(1)内的长度为5-15cm,且端部包裹有透水土工织物(12),所述透水土工织物(12)为渗透系数大于5.0×10-2cm/s的Ⅰ级无纺土工织物,所述横向排水管(3)为PVC排水管,管径为10-20cm。
9.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包边路基内部排水结构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公路工程建设条件和路基包边工程方案,在地基(7)中布设包边路基内部排水结构,包括路基填芯层(5)下伏的纵向集水盲沟(1)与横向集水盲沟(2)组成的集水网、包边层(6)下伏的横向排水管(3)、以及路基两侧的排水沟,形成包边路基内部排水结构布置图;
步骤二、平整场地,压实地基(7),按包边路基内部排水结构布置图放样,在地基(7)表层按先纵向后横向、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开挖纵向集水盲沟(1)、横向集水盲沟(2)、横向排水管(3)、路基排水沟(4)的沟槽,沟槽底应形成2~4%的外倾横坡;
步骤三、按先纵向后横向的顺序逐一在集水盲沟沟槽的沟底及沟壁铺设防渗土工膜(10),再往沟槽中充填满碎石或粗砂砾,在碎石或粗砂砾顶面铺设滤水土工织物(11),形成纵向、横向集水盲沟(2)构成的集水网;
步骤四、在路基排水沟(4)沟槽中,按先沟底后沟壁自下往上的工序,采用浆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砌筑排水沟,并预留连接横向排水管(3)出口端的孔口;
步骤五、将透水土工织物(12)绑扎在横向排水管(3)的进口端,逐一将绑扎好透水土工织物(12)的横向排水管(3)安放在对应的沟槽中,使横向排水管(3)连接纵向集水盲沟(1)和路基排水沟(4),形成路基内部排水结构;
步骤六、逐层填筑内部排水结构上覆的路基至设计标高,路基内部填芯层中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下渗到地基(7)表面,沿着基底横坡流入纵向、横向集水盲沟(2)集水网,通过横向排水管(3)导流,将集水盲沟的积水排到路基两侧的路基排水沟(4),最后经过路基排水沟(4)导流,排出公路排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215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罩支架及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信息的推荐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