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竹制备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2319.4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州;谢传芳;梁耀镇;贾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臻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324 | 分类号: | C01B32/324;C01B32/348;B02C4/08 |
代理公司: | 长沙鑫泽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7 | 代理人: | 邓云书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区高新大道***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竹 制备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竹制备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竹基炭的制备:将毛竹茎秆切段,洗涤后干燥,然后通过粉碎装置破碎成颗粒,将粉碎后的毛竹颗粒置于管式炉,在氮气气氛和400‑600℃下煅烧,得到竹基炭;S2、活化产物的制备:将上述制得的竹基炭浸入到KOH溶液中,浸渍活化,得活化产物;S3、碳材料的制备:将上述制得的活化产物置于管式炉,在氮气气氛和600‑800℃下活化,经稀盐酸和蒸馏水洗涤直至溶液呈中性,然后在80℃下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多孔型碳材料,本发明以天然生物质原料毛竹为碳源制备多孔型碳材料,原料来源广泛,产量大,便于大范围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毛竹制备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材料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材料,即有古老的产品也有现代科学技术进步所创新的产品,新型碳材料主要有活性炭、碳纤维、石墨烯、石墨、纳米碳管、金刚石、富勒烯等。新型碳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大、刚性好、耐高温、抗化学腐蚀、抗辐射、抗疲劳、高导电、高导热、耐烧蚀、热膨胀小、生理相容性好登一系列优异的特性,可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汽车、医疗、环保、建筑日常生活等领域。
传统碳材料多采用含碳量高的石油焦、煤焦等一次性资源制备,存在制备周期长,收率低及污染环境等缺点,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植物材料来源丰富、可再生且环境友好,因此,以松果、油菜籽、燕麦壳、玉米杆等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碳材料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毛竹具有丰富的天然纤维素资源,且相比于松果、油菜籽、燕麦壳、玉米杆等生物质,毛竹具有易繁殖性、生长速度快、成熟期短、产量高等优点。然而,以毛竹为碳源制备碳材料还未得到应用和普及,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毛竹制备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竹制备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毛竹制备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竹基炭的制备
将毛竹茎秆切段,每段均成空心筒状,洗涤后干燥,然后通过粉碎装置破碎成颗粒,将粉碎后的毛竹颗粒置于管式炉,在氮气气氛和400-600℃下煅烧2-3h,得到竹基炭;
S2、活化产物的制备
将上述制得的竹基炭浸入到10mol/L的KOH溶液中,在40-60℃的搅拌下浸渍活化2-3h,得活化产物;
S3、碳材料的制备
将上述制得的活化产物置于管式炉,在氮气气氛和600-800℃下活化2-3h,经稀盐酸和蒸馏水洗涤直至溶液呈中性,然后在80℃下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多孔型碳材料。
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S1中,所述KOH溶液和所述竹基炭的质量比为2-4:1。
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S1和S3中,所述氮气的流速为0.5-1L/min。
进一步优选为:在步骤S1中,所述粉碎装置包括机体、封孔机构、下片机构、双辊式破碎机构、定位件、切条件和切条气缸;
所述机体上开设有插孔和出料孔,所述封孔机构位于所述机体内且用于封堵所述插孔,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切条件均位于所述机体内,所述定位件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定位件前端靠近所述插孔,空心筒状的毛竹通过所述插孔插设在所述定位件上,所述切条气缸用于驱动所述述切条件水平移动,以将空心筒状的毛竹切割成条状;
所述下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切条件旋转,以使切割下来的条状毛竹向下掉落,并通过所述双辊式破碎机构进行破碎。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定位件包括插片、槽孔和连接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臻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臻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23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