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手部锻炼的健身棒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2636.6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0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芬;郝博文;程建琴;赵立功;郝铁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6 | 分类号: | A63B23/16;A63B21/02;A61N2/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孟树勋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锻炼 健身 | ||
一种用于手部锻炼的健身棒,具有棒体,棒体的外圆周面上固定套装有一个圆柱体形的壳体,壳体的外圆周面上加工出沿壳体的圆周方向分布以及沿壳体的轴向分布的多对弹性片,每对弹性片的翘起端呈相对设置,每个弹性片的翘起端带有一个横向弯折段,每个横向弯折段上皆固定有一个半圆形球冠,每个球冠的下部腔体内皆设有与其相对应的一个永久磁铁,每个球冠的上部在与其相对应的一个永久磁铁的相对区域具有多个第一漏磁孔,将每个弹性片的翘起端压下一部分的橡胶套套装在壳体上而使每个球冠顶住橡胶套的内壁,橡胶套与壳体之间留有间隙,橡胶套的侧壁上,在每个球冠顶住橡胶套的内壁处具有多个第二漏磁孔。它使用效果好,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理疗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手部锻炼的健身棒。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健身棒或者握力棒进行手部锻炼的人越来越多,市场上销售的健身棒或者握力棒大多保健作用一般,不易降低或者消除手部区域的疲劳感和疼痛感。发明人检索到以下相关专利文献:CN103480121A公开了一种改进结构的握力棒,它是由弹簧、位于弹簧一端的第一握力柄、位于弹簧另一端的第二握力柄构成的,其特征在于:第一握力柄由容磁部分、磁铁、连接单元组成,磁铁安装在容磁部分的容磁腔中,连接单元的突出部件与容磁部分的安装座相连接;第一握力柄内部安装有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由供电单元、触发单元、计数单元、语音提示单元组成,供电单元供给触发单元、计数单元、语音提示单元电力,当第一握力柄与第二握力柄接近到一定距离时,触发单元产生触发信号,使计数单元计数并使语音提示单元发出语音提示。CN204319648U公开了一种板式握力棒,其设置有本体,该本体两侧分别连接有握把,该本体以板状的弹性材质所制成,该本体具有弧状的基部,该基部两侧设置有连接部,而各该握把具有握把部,该握把部一侧连接有对接部,该对接部连接于该本体的连接部,使该握把部朝向横向延伸。CN203829282U公开了一种具有磁疗保健作用的健身棒,具有圆柱体形的棒体,所述的棒体沿其轴线方向具有一个正三棱柱形的空腔,该空腔内镶嵌有一个正三棱柱形的橡胶芯,橡胶芯的三个侧面的中间位置皆具有一个凹槽,每个凹槽沿棒体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棒体的两个端面,每个凹槽内具有尺寸相同的长方体形的多个永磁体,每个凹槽内的这多个永磁体中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极性相反即一个永磁体的N极朝外、另一个永磁体的N极朝内,在与每个凹槽内的这多个永磁体相对应的位置,棒体上具有与每个永磁体一一对应的多个透磁通道而共形成沿棒体轴线方向分布的三排透磁通道。
以上这些技术对于如何使本申请的健身棒使用效果更好,使用寿命长,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手部锻炼的健身棒,它使用效果好,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手部锻炼的健身棒(或者说是具有磁疗保健作用的握力棒),具有圆柱体形的棒体,其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棒体的外圆周面上固定套装有一个圆柱体形的壳体,壳体的外圆周面上加工出沿壳体的圆周方向分布以及沿壳体的轴向分布的多对弹性片,每对弹性片的翘起端呈相对设置,每个弹性片的翘起端带有一个横向弯折段,每个横向弯折段上皆固定有一个半圆形球冠,每个球冠的下部腔体内皆设有与其相对应的一个永久磁铁(永久性磁铁),每个球冠的上部在与其相对应的一个永久磁铁的相对区域(相对区域即相对着的区域)具有多个第一漏磁孔,将每个弹性片的翘起端压下一部分的橡胶套套装在壳体上而使每个球冠顶住橡胶套的内壁(内表面),且橡胶套与壳体之间留有间隙(即橡胶套与壳体的无弹性片位置之间留有间隙,或者说是橡胶套与壳体的本体之间留有间隙),橡胶套的侧壁上(壁上,外表面上),在每个球冠顶住橡胶套的内壁处(即在每个球冠顶住顶住橡胶套的内壁区域)具有与上述多个第一漏磁孔相对应的多个第二漏磁孔;壳体在每对弹性片的翘起端之间皆具有一个倾斜凸起而形成多个环形分布的凸起群(凸起组,凸起圈),每个所述倾斜凸起沿圆周方向倾斜、且倾斜的角度β1为10°~15°,上述橡胶套套装在壳体上后,每个所述倾斜凸起的顶端与橡胶套的内壁之间的距离S为5~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学院,未经石家庄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26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清洁的热能发电设备
- 下一篇:铜磷焊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