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腹腔镜手术用肿瘤标本裁剪隔离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3437.7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1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刚;何干;李宏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0/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张琼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镜 手术 肿瘤 标本 裁剪 隔离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腹腔镜手术用肿瘤标本裁剪隔离袋,包括具有弹性的软质袋体,所述袋体外周上设有设有肿瘤标本进入通道与袋内腔相通,在所述肿瘤标本进入通道上设有软质锁紧件将所述肿瘤标本进入通道封闭,所述袋体外周还设有至少五个操作通道也与所述袋内腔相通,每个所述操作通道均设有软质锁紧件可将所述操作通道封闭,其中一个所述操作通道一侧还设有注气通道与所述此操作通道的内部相通,注气通道可连接充气机构,并也可通过锁紧件封闭注气通道,本隔离袋直接在腹腔内便可实现肿瘤标本的测量、取材、分割成小块后从戳孔中取出,不需要增大创口,减少了创伤,提升术后手术部位的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用肿瘤标本裁剪隔离袋。
背景技术
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手术日趋成熟,且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也在不断扩大。大体积实体肿瘤的手术方式已打破原有的禁制,几乎所有的腹腔肿瘤手术都可以通过腹腔镜来完成。但是,肿瘤标本的取出均需要延长切口或者从阴道、肛门等整块取出,成为了限制微创技术的瓶颈。
目前临床上腹腔镜手术中常规使用的标本袋,均能起到良好的封闭作用,可避免标本取出过程中肿瘤的种植、播散。但是目前的标本袋只能起到封闭作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更多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用肿瘤标本裁剪隔离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肿瘤标本裁剪隔离袋,包括具有弹性的软质袋体,所述袋体外周上设有设有肿瘤标本进入通道与袋内腔相通,在所述肿瘤标本进入通道上设有软质锁紧件将所述肿瘤标本进入通道封闭,所述袋体外周还设有至少五个操作通道也与所述袋内腔相通,每个所述操作通道均设有软质锁紧件可将所述操作通道封闭,其中一个所述操作通道一侧还设有注气通道与所述此操作通道的内部相通,所述注气通道可连接充气机构,并也可通过所述锁紧件封闭注气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袋体由从内至外的外弹力层、吸收层和内弹力层构成,所述吸收层采用聚丙烯酸钠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肿瘤标本进入通道外周至少设有两个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带套和系带,所述带套固设在所述肿瘤标本进入通道或者所述操作通道的外周,所述系带穿设在所述带套内。
进一步地,所述肿瘤标本进入通道呈圆柱形结构,并且其内径至少有1.5cm。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通道呈圆柱形,邻近所述肿瘤标本进入通道的此操作通道一侧固接有注气通道,多个所述操作通道呈等间距间隔分布,并且当所述袋体未注气充盈时,每个圆形操作通道之间圆心的间距均为5cm。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有益效果是:腹腔镜手术时,先通过腹腔镜下使用的无损伤抓钳夹住所述袋体通过1.2cm的戳卡孔送入患者腹腔内,展开隔离袋,将肿瘤标本通过肿瘤标本进入通道塞入袋内腔中。腹腔镜监视下操作锁紧件封闭标本进入通道。下一步使用抓钳将五个操作通道分别从腹壁手术部位的各个戳卡孔中拉出,退出腹壁各个戳卡,再将各个戳卡分别伸入各个操作通道内,利用注气通道向袋内腔内注气,将袋体充盈,袋体像气囊一样充盈膨胀,从而支撑起足够的袋内空间,可在袋内腔中实现将体积较大的肿瘤标本进行病理测量和取材,以及剪成条状等操作,后根据病理取材要求,逐块从袋内腔中取出。本隔离袋直接在腹腔内,便可实现肿瘤标本的测量、取材、分割成小块后从戳孔中取出,不需要增大创口,减少了创伤,提升术后手术部位的美观性。对肿瘤标本实施剪切、破碎的全部操作过程,均是在充盈的袋内腔中实现,而且工作时,袋内腔是一个封闭不漏气、不漏液的操作空间,避免肿瘤标本的播散、种植,功能更多元化,满足更多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腹腔镜手术用肿瘤标本裁剪隔离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A-A向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3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