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堵结构及利用其封堵中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3517.2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4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车广义;徐鹏;安刚;孙宇;芦秀芬;陈云飞;李振兵;曹金波;刘佳兴;林操;冯双龙;于涣熙;赵猛;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晓丽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堵 结构 利用 中板 预留 孔洞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堵结构,由第一、第二双拼工字钢、螺栓、第一、第二钢板垫片、第一、第二螺母,竹胶板等结构构成,通过向第二双拼工字钢的间隙浇筑混凝土,可以对预留孔进行封堵,使得孔洞封堵作业能和底板站后单位施工作业同步进行,保证了地铁施工的整体进度和施工工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封堵结构封堵中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包括通过受力验算选取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搭设封堵结构,利用所述封堵结构封堵中板预留孔洞;通过封堵结构的材料选型,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和模板的参数,三者相互配合取值,优化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封堵结构;采用分层浇筑混凝土封堵预留孔洞,保证混凝土整体性和密实性,并注重封堵后混凝土的养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建设技术领域,适合底板站后多种工种同时施工,具体指一种封堵结构及利用其封堵中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列车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位于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现有技术中,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的方式通常都是从底板向上搭设满堂式脚手架,但是搭设满堂式脚手架会占用底板大量的空间,会直接影响底板站后单位施工作业(例如:铺轨、接触网和电缆敷设等),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封堵作业不能和底板站后单位施工作业同步进行,进而会耽误地铁施工的整体进度,无法保证施工工期,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封堵结构及利用其封堵中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直接搭设在中板预留孔洞上,解决了因地铁车站中板预留孔洞未封堵导致底板站后单位施工作业无法同步进行的问题,并且该封堵结构经济节约,操作方便,稳定性强,拆卸工作量小,使用灵活,安全可靠性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封堵结构封堵中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通过公式对所述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进行计算取值,其中中板,模板的参数和封堵结构材料选型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预设,然后根据公式验算结果进行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的选择;封堵结构的材料选型,封堵结构的施工参数和模板的参数,三者相互配合取值,优化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封堵结构,既节约施工成本又能满足施工安全要求。
本发明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一种封堵结构,包括设置有预留孔2的中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两个第一双拼工字钢5分别位于预留孔2的两侧,所述第一双拼工字钢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第二双拼工字钢6,所述中板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双拼槽钢3,所述双拼槽钢3与第一双拼工字钢5相平行,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顶部和底部及双拼槽钢3的顶部和底部均焊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钢筋20,所述第二双拼工字钢6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螺栓4,所述螺栓4的底端贯穿双拼槽钢3并延伸至双拼槽钢3的下方,所述螺栓4的外壁上分别套设有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所述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双拼槽钢3的底部和第二双拼工字钢6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4的外壁上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9,所述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9相互靠近一侧分别与第一钢板垫片10的底部和第二钢板垫片18的顶部相接触,所述螺栓4位于预留孔2内,多个双拼槽钢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方木8,多个方木8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模板7,所述模板7的顶部与中板1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模板7的尺寸大于预留孔2的尺寸,所述螺栓4的顶端贯穿模板7并延伸至模板7的上方。
而且,所述第一钢板垫片10和第二钢板垫片18的厚度均为10mm。
而且,所述模板7为竹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35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