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新型生物降解塑料的环保型垃圾智能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3604.8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2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书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书亚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1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苏天功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新型 生物降解 塑料 环保 垃圾 智能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生物降解塑料的环保型垃圾智能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一,所述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进料口,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刀轮,转动组件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刀片,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触发组件,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感应组件;通过外壳一、进料口、转动组件、刀轮、刀片、滤网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使得塑料在进行生物降解之前得到切割成较小的形态,这样就可以加快之后的塑料降解速率,不同大小的切割装置保证了塑料的充分切割,滤网可以避免塑料碎屑进入其他的工作空间,更适用于实际生产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新型生物降解塑料的环保型垃圾智能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理想的生物降解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废弃后可被环境微生物完全分解、最终被无机化而成为自然界中碳素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分子材料。“纸”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降解材料,而“合成塑料”则是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因此,生物降解塑料是兼有“纸”和“合成塑料”这两种材料性质的高分子材料。
现今我国对于塑料的使用和处理越来越重视,生物降解塑料也被大力的推广使用,但是在进行生物降解塑料生产的时候,往往会由于塑料所制产品的大小以及其他问题造成塑料降解的速率较慢和降解不充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将造成塑料的存在的时间延长,极大的增加了生物降解的难度,这将阻碍生物降解塑料的推广使用,不利于我国的环保工作的开展,虽然会有一些专门用于塑料降解之前的预处理,但是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容易出现卡塞的情况。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基于新型生物降解塑料的环保型垃圾智能处理装置来解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新型生物降解塑料的环保型垃圾智能处理装置,具备切割充分、避免机器过热、降解速率加快的优点,解决了在进行生物降解塑料的时候,往往会由于塑料所制产品的大小以及其他问题造成塑料降解的速率较慢和降解不充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将造成塑料的存在的时间延长,极大的增加了生物降解的难度,这将阻碍生物降解塑料的推广使用,不利于我国的环保工作的开展,虽然会有一些专门用于塑料降解之前的预处理,但是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容易出现卡塞的情况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切割充分、避免机器过热、降解速率加快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新型生物降解塑料的环保型垃圾智能处理装置,包括外壳一,所述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进料口,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刀轮,转动组件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刀片,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触发组件,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感应组件,外壳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阀门组件,阀门组件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进水管,外壳一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降解槽,降解槽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出料口,降解槽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排放管。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主要由电机、外壳二、转杆组成,外壳二固定降解槽的内顶部,电机活动连接在外壳二的内部,电机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转杆,转杆活动连接在外壳一的内部,刀轮和刀片均固定在转杆的外部,转动组件不少于两个,转杆外部固定的各个刀轮之间的规格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滤网的规格与刀轮相匹配,触发组件主要由履带、短杆、挡板组成,短杆活动连接在外壳一的内部,履带的内部与转杆、短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挡板固定在短杆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感应组件主要由遮光壳、透明壳、灯带、光敏电阻组成,遮光壳固定在外壳一的内部,透明壳镶嵌在遮光壳的内部,光敏电阻固定在遮光壳的内部,灯带活动连接在遮光壳的内部,遮光壳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规格与挡板相匹配,灯带的规格与透明壳、挡板的规格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书亚,未经陈书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3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厂固废处理方法
- 下一篇:黑豆茶咖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