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血管环缩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3804.3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0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赵龙;杨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血管 环缩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人工血管环缩器,包括铰接环,所述铰接环上铰接有多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铰接环的一端固定有用来撑开人工血管的金属板,且所述金属板与所述铰接环的轴心线平行,所述铰接环设置有将多组所述金属板进行张开的收缩装置,此人工血管环缩器,通过收缩装置能够同时将多个面的金属板进行张开,即实现金属板对血管的展开操作,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够提高一定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人工血管环缩器。
背景技术
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处理主动脉夹层时,需要更换一段人工血管,其直径要与人体自身血管相吻合。因为自身血管往往存在病变,导致组织脆弱,手工吻合时需要较高的缝合技术。常用的血管吻合技术是“三明治”技术,即:外面一层毛毡片,中间自身血管,内层是人工血管。为方便吻合,往往需要把人工血管向内翻转,套入自身血管中,这对于一根直血管来说很容易做到,但如果是一根带4分叉的人工血管,向内翻转基本是不可能的。直接用不翻转的4分叉人工血管和自身血管做“三明治”吻合,不仅需要更多的吻合时间,吻合效果也不满意。
目前主流做法是直血管向内翻转吻合,4分叉血管直接吻合,不仅需要更多的吻合时间,吻合效果也不满意,为此,我们提出人工血管环缩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人工血管环缩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人工血管环缩器,包括铰接环,所述铰接环上铰接有多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铰接环的一端固定有用来撑开人工血管的金属板,且所述金属板与所述铰接环的轴心线平行,所述铰接环设置有将多组所述金属板进行张开的收缩装置。
优选的,所述收缩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的铰接件、铰接在所述铰接件上的折叠杆和用来将多组所述折叠杆远离所述铰接件的端部铰接在一起的铰接板,所述铰接环上滑动插接有滑动杆,且所述滑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铰接环与所述铰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铰接环与所述铰接板之间固定有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远离所述铰接板的一端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安装有可带动所述铰接环在所述滑动杆上滑动的推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上开设有滑动凹槽,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开设在所述把手上的铰接凹槽,所述铰接凹槽内转动连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上固定有竖直杆,所述竖直杆顶部的一侧固定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滑动凹槽,且与所述滑动凹槽的槽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直杆上固定有按压板,按压板便于人为的转动竖直板,从而实现弧形板带动铰接杆在滑动杆上滑动。
优选的,所述按压板上开设有防滑纹,增加按压板与操作人员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把手远离所述铰接凹槽的一侧固定有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支撑的支撑环,便于对把手进行支撑。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采用环形弹簧,所述环形弹簧套接在所述滑动杆上,可有效的进行复位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收缩装置能够同时将多个面的金属板进行张开,即实现金属板对血管的展开操作,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够提高一定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另一方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38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部件生命周期的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芋头种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