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电场环境的降温服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3940.2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0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虞驰;方玉群;张波;王斌;秦威南;赵凯美;朱凯;江川;张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5 | 分类号: | A41D13/005;A41D13/008;A41D31/08;A41D31/02;A41D27/00;A41D3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铁锋 |
地址: | 310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电场 环境 降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场环境的降温服,所述降温服包括服装本体、超吸水内衬、冷源模块和风扇模块,其中所述服装本体用于屏蔽外界电场,所述超吸水内衬设在服装本体内侧,所述冷源模块设在服装本体与超吸水内衬之间,所述风扇模块设在所述超吸水内衬下方,所述风扇模块用于输送冷源模块提供的冷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述降温服无液体渗漏的风险,降温性能良好,适用于身穿屏蔽服处于带电作业场景的工作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场环境的降温服,属于个人防护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压/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厚重的屏蔽服以确保作业安全。屏蔽服采用金属纤维与阻燃纤维混纺制得的,具有电场屏蔽和阻燃性能的特种作业防护服装,为了保证屏蔽效率,屏蔽服面料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和致密性,从而导致服装透气性很差。而且屏蔽服不能与人体直接接触,服内需配内衣,在户外无遮挡的输电塔上带电作业时,由于环境高温和工作负担给作业人员带来了严重的热应力,屏蔽服的密闭性又使热量无法及时从人体散走,引起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生理机能紧张,严重时还会引起中暑等热致疾患。一方面,环境的高温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一旦环境温度高于人体可承受的高温阀值,会导致人体生理机能出现问题,且为保证等电势要求,往往单人作业,一旦中暑,无法进行施救。因此,在高温下进行带电作业时,必须对作业人员的身体进行降温。
其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510118U公开了一种降温服,包括保温层、内衬、魔术贴Ⅰ、魔术贴Ⅱ、液体循环管路、换热管、温度传感器、相变材料、泵,换热管环绕在相变材料上,相变材料镶嵌固定在内衬上,通过液体循环管路内部的换流液体将材料的冷量循环到衣服的各个部位,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液体换流容易造成泄漏,从而带来安全隐患,不适用于带电作业环境下。
另外,中国发明专利CN109380782A公开了一种降温服装,包括衣服本体和设于衣服本体上的降温块,所述降温块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单向导湿层、水凝胶功能层、相变材料层和防水透湿层,通过水凝胶功能层水份的蒸发吸热以及相变材料层的相变吸热达到降温的目的,但是屏蔽服的透气性很差,空气不易流动,水份难以蒸发,不适用于身穿屏蔽服的带电作业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场环境的降温服,该降温服无液体渗漏的风险,降温性能良好,适用于身穿屏蔽服处于带电作业场景的工作人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电场环境的降温服,所述降温服包括服装本体、超吸水内衬、冷源模块和风扇模块,其中所述服装本体用于屏蔽外界电场,所述超吸水内衬设在服装本体内侧,所述冷源模块设在服装本体与超吸水内衬之间,所述风扇模块设在所述超吸水内衬下方,所述风扇模块用于输送冷源模块提供的冷气。
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包括服装本体、超吸水内衬、冷源模块和风扇模块,其中所述冷源模块释放冷气用于降温,所述风扇模块在超吸水内衬中形成气流,将冷源模块所提供的冷气输送到其他部位,从而对人体起到降温作用。
其次,所述超吸水内衬能够大量吸收并储存人体的汗水,保持穿戴者皮肤干爽,能够使穿戴者及时散热,同时在风扇模块提供的气流作用下,不仅能使穿戴者皮肤感到舒爽,还能加速超吸水内衬中所储存的汗水的蒸发,利用蒸发吸热的原理进一步达到降温的效果。
另外,所述冷源模块处于超吸水内衬和服装本体之间,能对冷源模块起到绝热保温效果,减缓冷源模块的释放,使降温效果持续时间更长,可以满足穿戴者较长时间的持续作业,还能避免因冷源模块直接与穿戴者皮肤接触而带来过冷刺激甚至冻伤皮肤。再者,所述服装本体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能为服装本体内部的冷源模块、风扇模块提供较好的电场屏蔽,使其不受到带电作业时外部电场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3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菌群处理硝态氮废水的方法
- 下一篇:移动终端及其短信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