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带电环境的触电模拟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4778.6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6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董涛;王科;陈余;陈龙;董家斌;雍静;王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带电 环境 触电 模拟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带电环境的触电模拟系统及方法。所述触电模拟系统包括触电模拟模型和安装在触电模拟模型上的测量装置,触电模拟模型包括模型本体、参考电极和多个非参考电极,测量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器,控制器用于同时采集与预设带电环境接触的多个目标非参考电极的电位,并根据采集的电位数据确定最大影响电压值对应的最大电极对,以及最大电极对触电时流经触电模拟模型的最大电流值,显示器用于显示最大电流值。如此,本申请实施例根据实际需求对触电模拟模型的不同部位触电的情况进行模拟,并对各种模拟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各个模拟情况下流经触电模拟模型的电流值,同时直观地显示出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模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带电环境的触电模拟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日常工作和生活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电,比如各类电子设备、元器件、电器、公共设施等都离不开电的支撑。在实际用电过程中,电线线路老化或者破损等原因引起的漏电情况时有发生,根据漏电设备携带的电压大小和周围实际环境的不同,在不同的漏电设备附近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带电环境,因为带电环境会对置身其中的目标对象产生不同程度的电击伤害,进而导致目标对象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分析带电环境下不同的目标对象的触电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触电情况进行分析,主要是采用理论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带电环境的整体电压和目标对象的整体电阻,判断目标对象的触电情况,比如目标对象触电时产生的整体电流。因为这种分析方法仅限于理论层面,而且仅从整体进行分析较为笼统,所以对触电情况的分析不够详细并且不够直观。
基于此,目前亟需一种用于带电环境的触电模拟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触电情况的分析不够详细并且不够直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带电环境的触电模拟系统及方法,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触电情况的分析不够详细并且不够直观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带电环境的触电模拟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触电模拟模型和安装在所述触电模拟模型上的测量装置;
所述触电模拟模型包括模型本体、参考电极和多个非参考电极,所述多个非参考电极安装在所述模型本体表面的不同部位,所述参考电极位于所述模型本体外部,且与预设带电环境的零电位接触;所述模型本体的形状是根据模拟触电的对象的形状确定的,所述模型本体的尺寸是根据模拟触电的对象的尺寸确定的;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参考电极、每个非参考电极电连接,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
所述多个非参考电极中任意数量的非参考电极,用于与预设带电环境中的不同区域接触;
所述控制器,用于同时采集多个目标非参考电极的电位;所述目标非参考电极是与所述预设带电环境接触的多个非参考电极;以及,根据各个目标非参考电极的电位,确定电极对之间的电位差;所述电极对是由多个目标非参考电极中的任意两个目标非参考电极构成的;以及,根据所述电极对之间的电位差和电极对的预设影响系数,确定电极对对所述触电模拟模型产生的影响电压值;以及,从所述电极对对所述触电模拟模型产生的影响电压值中确定出最大影响电压值,以及最大影响电压值对应的最大电极对;以及,根据最大电极对对应的电阻值和所述最大影响电压值,确定流经所述触电模拟模型的最大电流值;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最大电流值。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最大电极对对应的两个目标非参考电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极对之间的电位差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Vi=|U-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4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