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ndroid平台安全芯片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4830.8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3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终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46 | 分类号: | G06F21/46;G06F21/60;G06F7/58;G06F11/10;G06F8/7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苏艳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ndroid 平台 安全 芯片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Android平台安全芯片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层模块、硬件适配层模块和应用接口层模块,硬件层模块包括:安全芯片和硬件接口,其中,在终端设备的主芯片上连接安全芯片,安全芯片用于负责算法运算和数据存储,且与硬件适配层模块进行通信;硬件适配层模块包括:适配程序和设备驱动,其中,设备驱动包括SPI设备驱动和GPIO设备驱动,适配程序封装了硬件的通讯接口,为上层提供统一的接口;应用接口层模块包括:安全应用接口;通过调用底层的加密接口,对用户应用传入的数据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ndroid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ndroid平台安全芯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目前已成为最大的手机软件平台。
近几年来,随着Android操作系统迅速发展,行业应用软件迅速崛起并得到快速普及,信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复杂,传统互联网上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逐渐延伸到移动互联网领域,甚至演化成为新的安全威胁。
基于Android系统的行业终端,服务于政府部门和石油化工、煤炭、水利、电力、铁路、公路、航空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一旦出现数据泄漏,必将给国家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国家安全。因此,对行业终端数据进行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一些行业应用引入了一些安全技术,大部分采用有中心的信息加密手段,密钥安全得不到保证,普遍存在安全等级低,容易发生被破解等泄密事件。在行业终端上,大部分应用是基于软件方式实现的安全操作,从整体的数据安全角度来看,没有硬件安全保障的终端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Android平台安全芯片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Android平台安全芯片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层模块、硬件适配层模块和应用接口层模块,其中,所述硬件层模块包括:安全芯片和硬件接口,其中,在终端设备的主芯片上连接所述安全芯片,所述安全芯片用于负责算法运算和数据存储,且与所述硬件适配层模块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安全芯片内存储有对数据进行加解密的公钥和私钥;所述硬件适配层模块包括:适配程序和设备驱动,其中,所述设备驱动包括SPI设备驱动和GPIO设备驱动,所述适配程序封装了硬件的通讯接口,为上层提供统一的接口;所述应用接口层模块包括:安全应用接口;通过调用底层的加密接口,对用户应用传入的数据进行处理。
进一步,所述终端设备的主芯片通过Vcc引脚向所述安全芯片进行供电,通过RST引脚复位所述安全芯片,通过SPI接口与所述安全芯片进行数据通讯,所述安全芯片通过GPIO接口向所述终端设备反馈当前工作状态。
进一步,存在所述安全芯片中的私钥不支持导出和备份。
进一步,所述安全芯片对存储的数据进行数据加密和数据解密,包括如下步骤:
加密过程:利用安全芯片产生随机数,对来自安全芯片的会话密钥和来自安全应用的明文采用SM4加密,生成密文b,以及对来自安全芯片的会话密钥和公钥采用SM2加密,生成密文a,对所述密文a和密文b采用SM3哈希运算,生成密文c,然后将密文a、密文b和密文c进行组合,生成的密文组合a+b+c,作为最终的加密密文;
解密过程:利用私钥将所述密文组合a+b+c中的密文a采用SM2解密,得到会话密钥,利用会话密钥对密文b进行SM4解密,得到明文,将明文发送至安全应用;将密文a+b进行SM3哈希运算,生成密文c’,将密文c与密文c’进行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终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终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48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