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温度循环和三轴六自由度的环境效应仿真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4965.4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4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凯;姚泽民;黄首清;刘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5;G06T17/20;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温度 循环 三轴六 自由度 环境效应 仿真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综合温度循环和三轴六自由度的环境效应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对飞行器中目标零件进行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仿真分析,获取目标零件的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等效应力值;在第一预设环境条件下,在预设温度区间内对目标零件进行基于温度循环的瞬态热仿真分析,获取目标零件的至少一个热响应值;对目标零件的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等效应力值与目标零件的至少一个热响应值进行静态结构耦合仿真,获取目标零件的至少一个环境效应仿真值。实现对飞行器进行温度循环与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结合的环境效应仿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航空航天环境模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温度循环和三轴六自由度的环境效应仿真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能在临近空间飞行的高速高机动飞行器是一种新型军事装备,在通信保障、情报收集和电子压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潜力。
当飞行器在临近空间巡航或者由临近空间再次高速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的粘性滞止效应和激波压缩效应,会在飞行器中产生温度循环与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综合作用的环境效应。
目前,通常采取温度循环与单维度随机振动结合的环境效应仿真方法,对飞行器在临近空间巡航或者由临近空间再次高速进入大气层时,飞行器中的零件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分析,但是,由于这种方法考虑的空间维度较为单一,从而导致对飞行器中零件的环境效应分析结果不准确,不能反映飞行器中真正的环境状况,降低了基于该分析结果对飞行器的飞行任务进行指导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可以综合反映高速高机动飞行器在三轴空间维度下的环境效应的飞行器中零件的环境效应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中零件的环境效应仿真方法,包括:
对飞行器中目标零件进行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仿真分析,获取目标零件的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等效应力值,目标零件为飞行器中的任一零件;
在第一预设环境条件下,在预设温度区间内对目标零件进行基于温度循环的瞬态热仿真分析,获取目标零件的至少一个热响应值;
对目标零件的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等效应力值与目标零件的至少一个热响应值进行静态结构耦合仿真,获取目标零件的至少一个环境效应仿真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中零件的环境效应仿真装置,包括:
第一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对飞行器中目标零件进行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仿真分析,获取目标零件的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等效应力值,目标零件为飞行器中的任一零件;
第二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环境条件下,在预设温度区间内对目标零件进行基于温度循环的瞬态热仿真分析,获取目标零件的至少一个热响应值;
第三分析模块,被配置为对目标零件的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等效应力值与目标零件的至少一个热响应值进行静态结构耦合仿真,获取目标零件的至少一个环境效应仿真值。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中零件的环境效应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可以对飞行器中目标零件进行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仿真分析,获取目标零件的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等效应力值;在第一预设环境条件下,在预设温度区间内对目标零件进行基于温度循环的瞬态热仿真分析,获取目标零件的至少一个热响应值;对目标零件的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等效应力值与目标零件的至少一个热响应值进行静态结构耦合仿真,获取飞行器中目标零件的至少一个环境效应仿真值。可以实现对飞行器进行温度循环与三轴六自由度随机振动结合的环境效应仿真,提高对飞行器的环境效应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提高基于该分析结果对飞行器的飞行任务进行指导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49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