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可控式高光侧抛治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5707.8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5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叶兴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领杰金属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4 | 分类号: | B24B29/04;B24B41/06;B24B4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可控 式高光侧抛治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可控式高光侧抛治具。该治具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其中一端的外侧安装有一个气动马达,所述底座的上部两端的内侧均安装有一个固定机构,两个所述固定机构之间安装有一个治具机构;其中,所述气动马达与所述治具机构的其中一端相连接,能够控制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治具机构进行旋转。本发明中的气动可控式高光侧抛治具采用设置转动串杆安装产品的方式,减少抛光工作中的治具摆动,从而起到稳定对带有通孔的五金零件进行全面抛光的效果,不仅具有结构简单,装卸产品便捷等优点,还降低了人力物力消耗,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治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动可控式高光侧抛治具。
背景技术
在对零件进行生产加工时,经常需要对产品进行高光抛光工作,而对于五金零件产品,尤其是带有通孔的不规则形状的五金零件产品来说,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和完整的抛光工作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中,如果手持产品进行抛光,虽然能够尽量从多角度对产品进行抛光,保证了产品的抛光加工质量,但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并且受作业人员技能数量度限制,抛光加工的速度较慢,则产品的生产效率也较低,此外,随着作业人员的疲劳度提升,产品质量也下降;而如果使用自动化设备对固定安装在治具上的产品进行抛光,虽然可以保证加工的效率,但由于在抛光过程中产品本身不能移动,往往容易出现在产品上有的地方抛光的时间过长或者有的地方没有抛到的现象,难以保证产品加工的质量,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不良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动可控式高光侧抛治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气动可控式高光侧抛治具,包括一个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其中一端的外侧安装有一个气动马达,所述底座的上部两端的内侧均安装有一个固定机构,两个所述固定机构之间安装有一个治具机构;其中,所述气动马达与所述治具机构的其中一端相连接,能够控制所述固定机构和所述治具机构进行旋转。
本发明中的气动可控式高光侧抛治具采用设置转动串杆安装产品的方式,减少抛光工作中的治具摆动,从而起到稳定对带有通孔的五金零件进行全面抛光的效果,不仅具有结构简单,装卸产品便捷等优点,还降低了人力物力消耗,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底部为一块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突出形成一块竖直的竖板,所述气动马达和所述固定机构均安装在所述竖板的上部。由此,设置了底座的具体结构,其他各主要机构均安装在底座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机构的中间设有一个水平方向贯通的通孔,内侧部位的上方安装有一个锁紧块。由此,设置通孔能够用于对固定机构和治具机构进行安装,设置锁紧块能够对治具机构进行锁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机构的外侧部位为圆形,内侧部位为半圆形并且顶面为平面;其中,所述锁紧块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构的内侧部位的顶面上。由此,进一步设置了固定机构具体形状,以及锁紧块在其上的具体安装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块的两端均通过一个转动螺丝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构的内侧部位的顶面上。由此,通过使转动螺丝进行转动能够方便地对锁紧块进行锁紧和放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机构的内侧部位的顶面的两端均形成有一个朝向上方和外端开口的转动槽,所述转动螺丝的上部与所述锁紧块相连接,下部活动安装在所述转动槽中。由此,进一步设置了固定机构细节形状,以及转动螺丝的具体安装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治具机构包括一根串杆,所述串杆的两端均安装有一个连接块。由此,设置了治具机构的形状,其中串杆用于串起安装产品,连接块用于对治具机构进行安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串杆的至少一端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由此,通过设置弹簧能够对串杆的运动进行一定的缓冲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领杰金属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领杰金属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57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硫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铁车站基坑端头围护桩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