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供数字化实验环境的生物安全柜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5911.X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3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46/12 | 分类号: | B01D46/12;B01L1/00;B01L1/04;B01L7/00;G05D27/02;H05B4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郭楚媛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供 数字化 实验 环境 生物 安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可提供数字化实验环境的生物安全柜,包括:柜体(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置于柜体(10)一端的进气过滤机构(20)、排气过滤机构(30)、设置于柜体(10)内部且延伸方向由进气过滤机构(20)指向排气过滤机构(30)的负压吸气机构(40)、设置于排气过滤机构(30)一侧的触摸面板(50),所述的柜体(10)内腔顶部设置有与触摸面板(50)电连接的照明灯、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调节器、数据采集器、与数据采集器匹配的传感器、摄像头,所述的触摸面板(50)用于控制照明灯、温湿度调节器、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与数据采集器匹配的传感器、摄像头运行;
所述的柜体(10)包括水平布置的内柜体(110)、套设于内柜体(110)外部的外柜体(120),外柜体(120)内部中空且两端设置成开口,内柜体(110)内腔为实验空间,所述的照明灯、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调节器、摄像头均设置于内柜体(110)内腔顶部,连臂手套延伸至内柜体(110)内腔,所述的内柜体(110)与外柜体(120)之间形成有流通间隙,所述的内柜体(110)和外柜体(120)通过进气过滤机构(20)和排气过滤机构(30)实现连接,所述的内柜体(110)侧面开设有连通内柜体(110)内腔的第一连通孔(140),第一连通孔(140)出气口临近进气过滤机构(20)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一引导板(150),所述的第一引导板(150)倾斜面到内柜体(110)的距离由进气过滤机构(20)指向排气过滤机构(30)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的第一引导板(150)和第一连通孔(140)构成第一排气组件,所述的第一排气组件密布于内柜体(110)四侧面,所述的内柜体(110)临近排气过滤机构(30)的一端设置有若干连接杆(170),连接杆(170)延伸方向平行内柜体(110)长度方向,连接杆(170)悬置端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板(180),连接板(180)大小与内柜体(110)横截面匹配,所述的连接板(180)背离连接杆(170)的一侧与外柜体(120)临近连接板(180)的一端齐平,所述的内柜体(110)临近连接杆(170)的一端四个边缘设置有倾斜布置的导向板(160),四导向板(160)连成一体且导向板(160)伸入连接板(180)与外柜体(120)之间的缝隙;
所述的进气过滤机构(20)包括进气壳(210)、引导壳(220)、导向环(230)、风机(240)、过滤环(250)、第一过滤板(260)、第二过滤板(270),所述的进气壳(210)匹配设置于外柜体(120)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的进气壳(210)内部中空且进气壳(210)临近外柜体(120)的一端设置成开口,所述的引导壳(220)匹配设置于内柜体(110)临近进气壳(210)的一端,引导壳(220)内部中空且两端设置成开口,所述的进气壳(210)背离外柜体(120)的一端中心处开设有第一导通孔,所述的导向环(230)设置于进气壳(210)内壁朝向内柜体(110)的一侧且导向环(230)与第一导通孔匹配,所述的风机(240)匹配设置于导向环(230)内腔,所述的过滤环(250)匹配设置于导向环(230)内腔,所述的过滤环(250)介于风机(240)和内柜体(110)之间,所述的第一过滤板(260)同轴套设于导向环(230)悬置端,第一过滤板(260)匹配设置于导向环(230)和引导壳(220)之间的空间,所述的第二过滤板(270)套设于引导壳(220)外部且第二过滤板(270)与引导壳(220)和进气壳(210)之间的空间匹配;
所述的负压吸气机构(40)包括同轴穿设于过滤环(250)内部的进气筒(410),所述的进气筒(410)穿过内柜体(110)壁厚延伸至内柜体(110)内,进气筒(410)位于内柜体(110)内腔的一端同轴设置加速筒(420),所述的加速筒(420)呈锥形且加速筒(420)相对两斜面之间的距离由进气筒(410)指向加速筒(420)的方向逐渐减小,加速筒(420)悬置端同轴设置有引导管(430),引导管(430)延伸至内柜体(110)临近连接板(180)的一端且引导管(430)与外柜体(120)内腔连通,所述的引导管(430)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440),第二连通孔(440)连通引导管(430)内腔和内柜体(110)内腔,第二连通孔(440)出气口临近加速筒(420)的一侧,设置有倾斜布置的第二引导板(450),所述的第二引导板(450)到引导管(430)内壁的距离由进气筒(410)指向加速筒(420)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的第二连通孔(440)和第二引导板(450)构成第二排气组件,所述的第二排气组件密布于引导管(430)上;
所述的排气过滤机构(30)包括匹配设置于外柜体(120)背离进气过滤机构(20)一端的排气壳(310)、匹配设置于连接板(180)朝向排气壳(310)一侧的分割壳(320),所述的排气壳(310)内部中空且排气壳(310)临近外柜体(120)的一端设置成开口,所述的分割壳(320)位于排气壳(310)内腔,所述的排气壳(310)背离连接板(180)一端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导通孔,第二导通孔与第一导通孔同轴,排气壳(310)内壁朝向连接板(180)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导通孔同轴的排气环(330),所述的排气环(330)和分割壳(320)长度均小于排气壳(310)长度,所述的排气环(330)悬置端伸入分割壳(320)内腔,所述的排气环(330)内腔匹配设置有过滤片(360),所述的排气环(330)外部同轴套设有第四过滤板(350),所述的第四过滤板(350)与分割壳(320)和排气环(330)之间的间隙匹配,所述的分割壳(320)外部套设有第三过滤板(340),所述的第三过滤板(340)匹配设置于排气壳(310)和分割壳(320)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未经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烟台市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59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