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纺织漂洗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6223.5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9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傅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智布互联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20 | 分类号: | D06B3/20;D06B23/04;D06B23/18;D06B2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王峰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数据 技术 纺织 漂洗 | ||
本发明涉及工业纺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纺织漂洗池,包括漂洗池本体、调节结构、排水结构、搅拌结构、按压结构和排污结构;通过调节结构可以改变位于密封板上排水口的高度,从而避免对沉淀完成的污水造成扰动,引起排水口的堵塞,通过排水结构可以对污水进行排出,同时可以自由进行通断的调节通过搅拌结构可以对漂洗池本体内的漂洗液进行持续地搅拌,保证良好的漂洗效果,同时避免纺织品与装置之间发生缠绕,通过按压结构可以对漂洗池本体内的纺织品进行按压,保证纺织品可以持续的位于液面以下,受到良好的漂洗效果,通过排污结构,可以方便地将漂洗池本体底部沉淀下来的杂质进行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纺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纺织漂洗池。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目前的工业纺丝过程中,需要对纺织品进行漂洗浸染,浸染过程中由于纺织品较轻,可能会出现浮出液面的情况,造成局部漂洗不充分,同时漂洗完成后,漂洗池底部会堆积较多的絮状物以及泥状物杂质,传统的漂洗池在进行排污时,由于排污口多为固定的,在排污过程中会引起液体内部的扰动出现漩涡等情况,从而使沉淀的杂质被搅散开,悬浮的杂质更易进入排水管道内造成堵塞。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纺织漂洗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纺织漂洗池,包括漂洗池本体、调节结构、排水结构、搅拌结构、按压结构和排污结构,用于进行纺织品以及漂洗液盛放的所述漂洗池本体的一侧设有用于进行排水高度调节的所述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漂洗池本体内漂洗液进行排放的所述排水结构,所述漂洗池本体的顶侧设有用于对所述漂洗池本体内漂洗液进行搅拌的所述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的两侧设有用于对漂洗纺织品进行按压,保证纺织品与漂洗液充分接触的所述按压结构,所述漂洗池本体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对所述漂洗池本体底部的污泥杂质进行排出的所述排污结构。
具体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密封板、调节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螺杆、齿轮圈和密封垫圈,所述密封板的两侧呈圆形结构,所述密封板与所述漂洗池本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密封板的两侧分别抵触有所述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漂洗池本体,所述密封板的侧边上固定连接有所述齿轮圈,所述齿轮圈的一侧啮合有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漂洗池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侧面啮合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漂洗池本体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排水管、滤网、转动头、第二螺杆、支撑杆和密封塞,所述排水管垂直贯穿所述密封板,且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漂洗池本体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滤网,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头,所述转动头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中部螺纹连接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密封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智布互联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智布互联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62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