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行直滑式双阀芯直通型节流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6345.4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5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柯锦福;卢玉斌;袁海梁;刘孝义;刘金泉;张万虎;董斌;王彦朝;刘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1/36 | 分类号: | F16K1/36;F16K1/32;F16K27/02;F16K31/04;F16K31/54;F16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辉;仇蕾安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行 直滑式双阀芯 直通 节流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行直滑式双阀芯直通型节流阀,包括:直通阀体、平行直滑式双阀芯结构、电机系统、固定板和管道流量检测装置;所述直通阀体内部为直通型管道,平行直滑式双阀芯结构一端固定在直通阀体内壁上设置的阀芯定位孔中,另一端通过固定板与电机系统相连,电机系统动作能够驱动平行直滑式双阀芯结构自身相对平行直滑运动,从而实现关阀和开阀;所述管道流量检测装置通过法兰设置在直通阀体上,用于检测直通阀体内部的流量;电机系统和管道流量检测装置分别通过电机系统远程操控电缆和远程操控电缆接入外部的远程操控系统,用于实现阀门开度和管道流量的远程监控,进而建立管道流量和阀门开度的对应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路节流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行直滑式双阀芯直通型节流阀。
背景技术
节流阀主要用来控制管道流体的流量和压降,目前国内外主要的节流阀类型有:球阀、锥形节流阀、楔形节流阀、孔板式节流阀、筒式节流阀和旋塞式节流阀等。在高压高速固液混合物(固体主要为不规则的颗粒,含量能达到20%以上)的运输过程当中,通过球阀(以及其它的流出端面法向不与管道轴向平行的节流阀)后冲出的固液混合物会直接撞向管道壁面,容易导致管壁的冲蚀磨损,致使工厂频繁更换管道和阀门,严重延误生产运作,并制约产能提升;而如果改用锥形节流阀、楔形节流阀、孔板式节流阀、筒式节流阀和旋塞式节流阀等已有的节流阀虽然能够调整和优化固液混合物通过节流阀后的流向,避免直接冲刷管壁而导致严重的管道磨损问题,但是由于这些已有的节流阀均需要大幅度的转弯,并不适用于实际的直线型管道设计与布置需求,同时由于管道大幅度的转弯容易导致固体颗粒沉积,从而产生严重的固体颗粒堵管等问题,现有的节流阀技术缺乏自动化控制功能,导致阀门开度调整困难,缺乏相应的流量检测装置,导致流量难以实现精准化调控。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化控制的平行直滑式双阀芯结构直通型节流阀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行直滑式双阀芯直通型节流阀,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节流阀存在的流体冲蚀壁面、管道大幅度转弯、固体颗粒易沉积堵管等问题,以及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阀门开度和检测管道流量,导致阀门开度和流量的精准化调控困难的问题,达到了可直接用于直线型管道设计与布置,合理诱导流体流向,避免了流体直接冲蚀壁面和固体颗粒沉积堵管等问题,延长了节流阀和管道的使用寿命,能够自动化调控阀门开度,能够检测管道流量,达到了阀门开度和流量的精准化和自动化调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行直滑式双阀芯直通型节流阀,包括:直通阀体、平行直滑式双阀芯结构、电机系统、固定板和管道流量检测装置;
所述直通阀体内部为直通型管道,平行直滑式双阀芯结构一端固定在直通阀体内壁上设置的阀芯定位孔中,另一端通过固定板与电机系统相连,电机系统动作能够驱动平行直滑式双阀芯结构自身相对平行直滑运动,从而实现关阀和开阀;
所述管道流量检测装置通过法兰设置在直通阀体上,用于检测直通阀体内部的流量;电机系统和管道流量检测装置分别通过电机系统远程操控电缆和远程操控电缆接入外部的远程操控系统,用于实现阀门开度和管道流量的远程监控,进而建立管道流量和阀门开度的对应关系。
优选地,所述平行直滑式双阀芯结构包括:滑块、可动阀芯和固定阀芯;
所述固定阀芯安装在直通阀体内壁上的阀芯定位孔中,两者间紧密配合,并在对接处密封;直通阀体外壁面上与固定阀芯相对的位置处设置长条形滑槽,其与直通阀体内部通过滑动贯通槽连通,滑块安装在长条形滑槽中;可动阀芯安装在直通阀体内壁上,其与固定阀芯处于直通阀体径向两相对内壁上,可动阀芯上部设有凸起,滑块底部设有方柱,可动阀芯上的凸起与滑块上的方柱在滑动贯通槽中对接,两者紧密配合并紧固;其中,滑块在长条形滑槽中能够纵向滑动,并带动可动阀芯沿滑动贯通槽纵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电机系统包括:伺服电机、电机制动器、电机控制箱、齿条和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未经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63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