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7079.7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6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卿;曾洋;姚绮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允天律师事务所 11697 | 代理人: | 王萌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点彩膜基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1.一种量子点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所述基底包括显示区;
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挡墙层,所述挡墙层位于所述基底一侧,所述挡墙层包括多个挡墙结构和多个挡墙开口;
反射金属层,所述反射金属层至少覆盖所述挡墙结构的侧面,所述侧面为所述挡墙结构靠近所述挡墙开口一侧的表面;
所述反射金属层用于接收触控信号进行触控检测;
所述多个挡墙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类挡墙结构和多个第二类挡墙结构;
所述反射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反射金属层具有刻缝,所述刻缝位于所述第一类挡墙结构的底面,将所述反射金属层划分为多个触控电极;
所述第一金属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类挡墙结构的侧壁,且至少暴露出所述第一类挡墙结构的部分底面,所述第一类挡墙结构的底面为所述第一类挡墙结构背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表面;
所述第二金属层覆盖所述第二类挡墙结构的侧壁和底面,所述第二类挡墙结构的底面为所述第二类挡墙结构背离所述基底一侧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金属层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触控电极引线;
多个所述触控电极引线与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一一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金属层还包括:
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三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类挡墙结构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子点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走线金属,所述走线金属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走线金属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点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层还包括第一搭接金属,所述第一搭接金属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毗邻;所述第一搭接金属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所述走线金属不交叠,所述第一搭接金属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所述走线金属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挡墙结构还包括凹槽,所述第一类挡墙结构的底面向所述第一类挡墙结构内部延伸形成所述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量子点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金属层还包括第四金属层,所述第四金属层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四金属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不交叠,所述述第四金属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金属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点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还包括第二搭接金属,所述第二搭接金属位于所述第一类挡墙结构的底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量子点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靠近所述基底一侧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凹槽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开口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还包括多个量子点色阻,所述量子点色阻位于所述挡墙开口,所述挡墙开口与所述量子点色阻一一对应设置。
1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彩膜基板;
还包括背光基板,所述背光基板与所述量子点彩膜基板相对设置。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70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