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市场背景下的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可调控能力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7391.6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1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起兴;胡亚平;许丹莉;辛阔;楼楠;王科;吴问足;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7 | 分类号: | G06F17/17;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市场 背景 综合 能源 服务商 调控 能力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市场背景下的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可调控能力评估方法,该方法在电力市场的背景下,通过建立了考虑柔性负荷与采暖负荷热惯性的综合能源服务商模型,并提出了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调节域以刻画其提供可调资源的能力,实现了定量评估IESP的可调控能力,从而充分发挥IESP的响应能力。并且,还利用柔性负荷以及建筑物采暖负荷的热惯性扩大了IESP的调节域,从而提高IESP运行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市场背景下的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可调控能力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现货市场的发展和综合能源系统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各能源系统独立运行的既有模式,使不同形式的多能流耦合越来越紧密,能源用户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消费者,更是能源服务商,而能源的耦合与替代又为需求侧提供了新的响应途径。因此,研究综合能源服务商(integrated energy service provider,综合能源服务商)与上级能源网互动的综合需求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计算综合能源服务商调节域,为保障能源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综合能源服务商调节域的研究成果,集中在用户用能行为分析、可调控能力评估、不确定性影响分析、调度控制策略等方面。然而,不同能源形式的响应特性不同,如热能具有较大的热惯性,以上研究未能计及不同能源形式的异质性,也无法定量评估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可调控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市场背景下的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可调控能力评估方法,以解决目前无法定量评估IESP的可调控能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市场背景下的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可调控能力评估方法,包括步骤:
S1:构建包括供能设备、储能设备、柔性负荷以及建筑物采暖负荷集群的综合能源服务商模型;
S2:构建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调节域模型;
S3:基于近似动态规划算法,计算综合能源服务商的调节域模型最优解,根据所述最优解定量评估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可调控能力。
进一步地,步骤S1包括:
对所述建筑物采暖负荷集群进行建模,得到建筑物采暖负集群模型如下:
EBUI(t)=(1-∈BUI)EBUI(t-1)+QBUI(t) (6)
其中,EBUI(t)、QBUI(t)分别表示建筑物集群t时刻的虚拟能量、除去基准供暖功率外的充放能功率,∈BUI表示建筑物集群的虚拟自损耗系数,Nb表示建筑物集群含有建筑物个数,Tb表示建筑物室内温度,Tset表示设定的温度,Cb,n表示第n个建筑的热容量,Uab,n表示第n个建筑的导热系数,Qb,n表示Qb.n表示注入第n个建筑的热功率;
对柔性负荷进行建模,得到柔性负荷模型如下:
其中,L(t)=[Le(t),Lh(t)]T为t时段电负荷、热负荷的向量表示,为t时段固定负荷,为t时段柔性负荷总量,IL(t)为t时段柔性负荷响应量;
构建考虑建筑物等效储能的能源枢纽模型,得到能源枢纽模型如下:
L(t)=ΨP(t) (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73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器寿命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媒体数据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