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环保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7501.9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3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云瑞 |
主分类号: | B01D53/82 | 分类号: | B01D53/82;B01D53/72;B01D53/44;B01D53/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任坤 |
地址: | 0436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挥发性 有机物 环保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环保处理装置,包括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一侧连接有两组U型板,且固定架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插槽内插设有过滤板架,过滤板滑动插设于两组U型板之间,过滤板架的内侧连接有方板,方板上连接有的插座,插座上插设有过滤板,且插座插设安装有固定塞头。本发明的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环保处理装置,将固定架安装在房间窗口的外侧,通过在固定架内设置插槽和U型板来进行过滤板架的插接放置,同时在过滤板架内插设过滤板进行吸附处理,同样设计使用固定塞头进行快速的固定处理,使得过滤板架易于拆卸,并容易对过滤板架上的性炭过滤板清洗处理,降低了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环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通常分为非甲烷碳氢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卤代烃、含氮有机化合物、含硫有机化合物等几大类。大多数挥发性有机物具有令人不适的特殊气味,并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畸性和致癌作用,特别是苯、甲苯及甲醛等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其主要来源于煤化工、石油化工、燃料涂料制造、溶剂制造与使用等过程。
在室内装修时经常需要用到板材、涂料等,在家具、零部件等喷涂车间也需要用到油漆等有机物,由此产生大量挥发有机物散发到室内空气中,影响人类的健康。为了减少挥发性有机物在室内的危害,传统的做法为长时间的通风处理,或者是采用活性炭进行物理吸附,但是这些处理方式需要的周期较长,且效率低。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环保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环保处理装置,将固定架安装在房间窗口的外侧,通过在固定架内设置插槽和U型板来进行过滤板架的插接放置,且设计使用固定塞头进行快速的固定处理,同时在过滤板架内插设过滤板进行吸附处理,同样设计使用固定塞头进行快速的固定处理,使得过滤板架易于拆卸,并容易对过滤板架上的性炭过滤板拿取下进行清洗处理,降低了环境污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环保处理装置,包括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百叶扇,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抽风机,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连接有两组U型板,且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过滤板架,且所述过滤板架的一端滑动插设于两组U型板之间,所述过滤板架的内侧连接有方板,所述方板的一端连接有带有凹孔的圆柱形的插座,所述插座上插设有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为多层,其包括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所述的从内到外指的是,按照抽风机抽风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为反应层,所述反应层为棉纱上设置有氧化铜粉末,所述氧化铜粉末的粒径d1为0.02-0.06mm,棉纱为多层,特别为3-5层。所述氧化铜粉末固定在棉纱上,特别是粘贴在棉纱上。
优选的,为了更好地对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甲醛进行处理,所述反应层的棉纱的孔径φ1为0.35-0.65mm;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甲醛的处理效果,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所述氧化铜粉末的粒径d1和反应层的棉纱的孔径φ1之间满足d1·φ1大于等于0.01小于等于0.03。
优选的,所述氧化铜粉末布满棉纱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板为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上的活性炭呈粉末状,活性炭粉末的比表面积S为450-860m2/g。
优选的,为了在反应层对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充分的反应,并且再利用吸附层对其进行吸附,在反应的同时保证吸附效果,使二者实现协同作用,所述氧化铜粉末的粒径d1、反应层的棉纱的孔径φ1、活性炭粉末的比表面积S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云瑞,未经南云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75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