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葡萄种植用喷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7502.3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9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牛慧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若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9 | 分类号: | A01G25/09;A01M7/00;A01B71/0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陈彩霞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 种植 喷洒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种植用喷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涉及葡萄种植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储液桶,且支撑架的顶端位于储液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端部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推板的外壁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顶板的顶端安装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的上方安装有喷洒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由固定杆、翻转压杆、调节杆、升降杆、限位架和支架组成。本发明方便在使用过程中调节液体喷洒的高度,且避免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对葡萄枝叶造成损伤,方便了对液体的喷洒角度和位置进行调节使用,同时便于对轮子的表面污泥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葡萄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种植用喷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是世界上种植最广、产量最多的果品类藤科植物,因其独具的攀爬匍匐生长特性和不能自然直立成形生长的属性,在从古至今的葡萄生产中,人们均广泛地采用架式结构进行培植,以便葡萄更多地接收到接受阳光和空气,且在葡萄种植过程中需要经常对葡萄枝叶进行喷洒药物除虫和喷洒水促进其生长。
现有的用于葡萄种植的喷洒装置在使用时,其操作过程中较为复杂,不便于调节液体喷洒的高度和喷洒角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葡萄种植用喷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方便在使用过程中调节液体喷洒的高度,且避免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对葡萄枝叶造成损伤,方便了对液体的喷洒角度和位置进行调节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葡萄种植用喷洒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储液桶,且支撑架的顶端位于储液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端部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推板的外壁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顶板的顶端安装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的上方安装有喷洒调节机构;
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由固定杆、翻转压杆、调节杆、升降杆、限位架和支架组成,所述固定杆沿竖直方向上固定连接在顶板的顶端,且固定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翻转压杆,所述翻转压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竖直放置,且升降杆的外部套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外壁连接有支架;
所述喷洒调节机构由升降板、限位环、活动杆、撑杆、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弹簧和第一固定轴组成,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在升降杆的顶端,且升降板的顶端边缘处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沿水平方向上插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部两外侧壁均连接有撑杆,两个撑杆的端部位于活动杆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的端部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且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一端靠近弹簧的一侧均与升降板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轴;
所述顶板的上方安装有喷洒动力机构,喷洒动力机构由抽液泵、抽液管、输液管、三通管和喷液管组成,所述抽液泵固定安装在顶板的顶端,所述抽液泵的进液端连接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底端贯穿顶板的内部插设在储液桶的底部内侧,所述抽液泵的出液端连接诶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端部靠近升降板的一侧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两个端口均连接有喷液管,两个喷液管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外侧壁,且两个喷液管的外壁均设置有雾化孔;
所述底座的底部靠近四个边角位置处均安装有轮子,且底座的底部靠近四个轮子的内侧均安装有刮泥机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上方靠近储液桶的一侧位置处安装配电箱,配电箱内部设置有蓄电池。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压杆与固定杆之间通过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两端与翻转压杆的端部和升降杆的底端之间均通过第三固定轴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若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若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7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