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手表自动充电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7864.2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5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钧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钧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00;H02J50/9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兰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手表 自动 充电 系统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电子手表自动充电系统,包括底座(1)、压紧机构(2)和驱动机构(3),所述压紧机构(2)和驱动机构(3)均安装在底座(1)上、且压紧机构(2)与驱动机构(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手表自动充电系统还包括连接机构(4)和推杆机构(5),所述连接机构(4)和推杆机构(5)均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连接机构(4)的一端与驱动机构(3)连接,所述连接机构(4)的另一端与推杆机构(5)连接;所述压紧机构(2)包括压紧块(21)、升降杆(22)、升降限位环(23)和升降复位弹簧(24),所述压紧块(21)与升降杆(22)连接,所述升降限位环(23)固定在升降杆(22)上,所述升降复位弹簧(24)套装在升降杆(22)外,所述升降复位弹簧(24)的一端与升降限位环(23)抵接;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套(31)、驱动限位环(32)、驱动块(33)和第一驱动槽(34),所述驱动套(31)套装在升降杆(22)外,所述驱动限位环(32)固定在驱动套(31)上,所述驱动块(33)固定在驱动套(31)的内壁,所述第一驱动槽(34)设置在升降杆(22)的外壁,所述驱动块(33)位于第一驱动槽(34)内,所述驱动块(33)和第一驱动槽(34)均呈螺旋状结构设置;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连接杆(41)、驱动铰接轴(42)和推杆铰接轴(43),所述驱动铰接轴(42)和推杆铰接轴(43)分别安装在连接杆(41)的两端,所述驱动铰接轴(42)与驱动机构(3)连接,所述推杆铰接轴(43)与推杆机构(5)连接;所述推杆机构(5)包括推杆体(51)、推杆套(52)和推杆铰接座(53),所述推杆套(52)套装在推杆体(51)外,所述推杆铰接座(53)固定在推杆套(52)上,所述推杆铰接轴(43)与推杆铰接座(5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手表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2)还包括升降复位座(25)和升降限位柱(26),所述升降复位弹簧(24)的另一端与升降复位座(25),所述升降限位柱(26)固定在升降复位座(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手表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机构(5)还包括推杆限位环(54),所述推杆套(52)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推杆限位环(54),所述推杆限位环(54)固定在推杆体(5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手表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机构(5)还包括推杆复位弹簧(55)、推杆复位座(56)、按钮(57)和按钮座(58),所述推杆复位弹簧(55)的一端与推杆复位座(56)抵接,所述推杆复位弹簧(55)的另一端与按钮座(58)抵接,所述按钮座(58)固定在推杆体(51)上,所述推杆复位弹簧(55)和推杆复位座(56)均套装在推杆体(51)外,所述推杆复位座(56)与底座(1)接触,所述按钮(57)安装在按钮座(58)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手表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1)、升降限位孔(12)、升降复位腔(13)、升降通道(14)、第二驱动槽(15)、驱动限位槽(16)、连接槽(17)、推杆槽(18)和推杆复位腔(19),所述升降限位孔(12)、升降复位腔(13)、升降通道(14)、第二驱动槽(15)、驱动限位槽(16)、连接槽(17)、推杆槽(18)和推杆复位腔(19)均设置在底座本体(11)上,所述升降限位柱(26)位于升降限位孔(12)内,所述升降限位环(23)、升降复位弹簧(24)和升降复位座(25)均位于升降复位腔(13)内、且升降限位环(23)和升降复位座(25)分别与升降复位腔(13)的底部和顶部接触,所述升降杆(22)位于升降通道(14)内,所述驱动套(31)和驱动限位环(32)分别位于第二驱动槽(15)和驱动限位槽(16)内,所述连接槽(17)和推杆槽(18)内分别安装在有连接杆(41)和推杆体(51),所述推杆复位腔(19)内安装有推杆复位弹簧(55)和推杆复位座(56),所述推杆复位座(56)与推杆复位腔(19)的侧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手表自动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2点式感应触角,当感应到位时充电装置信号发射磁场释放相应的电流,手表的接收信号开始感应充电。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子手表自动充电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如下,按动按钮(57)通过推杆体(51)推动推杆套(52),使得推杆套(52)推动连接杆(41),进而通过驱动限位环(32)带动驱动套(31)转动,驱动套(31)转动的圈数小于一圈,由于驱动块(33)和第一驱动槽(34)均呈螺旋状结构设置,进而使得升降杆(22)在上升的过程中同时转动,使得压紧块(21)与底座(1)之间存在的间隙大于手表的厚度、同时使得压紧块(21)转向底座(1)的外侧、以便于将手表放置在底座(1)的凹槽内,松开按钮(57)通过升降复位弹簧(24)对升降杆(22)实现复位,再通过推杆复位弹簧(55)实现对推杆体(51)进行复位、以使得压紧块(21)将手表压紧在底座(1)的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钧波,未经王钧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78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