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其编码基因以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8114.7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芳;朱小飞;张月月;谷川莎;钟根深;于海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A61K38/17;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河南中豫律师事务所 41181 | 代理人: | 陈娟;王克鹏 |
地址: | 45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异性 融合 蛋白 编码 基因 以及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特异性融合蛋白,从N端到C端依次包括:特异性结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第一靶向结合域、中间桥连结构域以及特异性结合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α的第二靶向结合域;其中,所述第一靶向结合域为VEGFR1的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1‑3或其一部分,或者,所述第一靶向结合域为抗VEGF单链抗体或其一部分;所述中间桥连结构域为免疫球蛋白Fc区,所述第二靶向结合域为EGFR胞外配体结合结构域或其一部分。本发明提供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生长以及侵袭能力,显示出强烈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并且可以使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大规模发酵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用蛋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其编码基因、以该融合蛋白为活性成分的药物以及其制药用途。
背景技术
手术和放化疗仍然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肿瘤早期检测技术的有限性,很多肿瘤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入临床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传统的放化疗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无选择性,对人体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皮疹和呕吐等。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在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众多的靶向性药物中,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靶点的药物尤其受到关注,它们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EGFR和VEGF(R)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存活、增殖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调控作用,但EGFR和VEGF靶向性药物单独使用时临床疗效有限且耐药性现象突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的四个成员之一,除了EGFR外,该家族成员还包括ErbB2/HER2、ErbB3/HER3和 ErbB4/HER4。当EGF、TGF-α等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可激活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并进而活化RAS/RAF/MAPK和PI3K/AKT等一系列重要的胞内信号通路,在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迁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GFR在包括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结肠癌、头颈癌等多种肿瘤中异常高表达或持续性活化,因而是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FDA已批准了多种以EGFR为靶点的药物,如 cetuximab(爱必妥)、panitumumab(维克替比)gefitinib(易瑞沙)、erlotinib(特罗凯)等。这些药物在临床单独使用时疗效有限,如一个最近的临床III期试验数据显示,在全部309个从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中,gefitinib治疗组和顺铂/吉西他滨化疗组相比疗效并没有显著差异,反应率分别为55.4%和46%(P=0.101),无进展生存期(5.8月vs 6.4月,P=0.138),总生存期(22.3月vs 22.9月,P=0.604)。在42个EGFR发生突变的病人中,gefitinib治疗组的反应率显著高于化疗组(84.6%vs 37.5%),但无进展生存期没有显著差异。在一个多中心、开放性III 期临床试验中,1125名未接受过化疗的NSCLC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化疗(顺铂和长春瑞滨)或化疗+cetuximab,结果显示化疗+cetuximab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比单纯化疗组仅略有延长(11.3月vs 10.1月)。在EGFR靶向性药物的使用中发现,它们仅仅对一部分患者有效,如gefitinib和erlotinib仅对EGFR 在19和21外显子发生缺失突变的病人有效,EGFR高表达的病人对cetuximab 较为敏感,这种原发性耐药导致了很大一部分病人不能从EGFR靶向性药物中获益。更为重要的是,一些最初对EGFR抑制剂敏感的病人在使用短短几个月通常就会出现严重的获得性耐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医学院,未经新乡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8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式机械能循环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