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与中深层地热能复合融雪化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8341.X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宁;魏巍;朱培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宜美科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20/40 | 分类号: | F24S20/40;F24S50/40;F24S80/30;F24T10/17;E01C11/24;E01C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龙***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深层 地热能 复合 融雪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阳能与中深层地热能复合融雪化冰系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热系统、地面换热系统、中深层地热能供热系统3个组成部分。本系统以太阳能供热系统为主要热源,以中深层地热能供热系统为辅助热源,优先采用太阳能供热系统提供热水输送至地面换热系统,用于地面的融雪化冰,当太阳能供热系统供能不足或无法正常使用时,采用中深层地热能供热系统进行供热补充,主要用于公路坡道、桥梁和机场跑道等场所的融雪化冰。本发明所采用供热热源均为节能清洁能源,采用两种供热热源形成互补,能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另外该系统耗电设备只有循环水泵和电动阀消耗电能,仅需要输入极小部分电能,不需要设置热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与中深层地热能复合融雪化冰系统,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冬季公路坡道、桥梁因积雪结冰所造成的安全隐患,一直困扰着人们的出行,机场跑道积雪结冰会影响飞机起降的安全,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道路融雪融冰方法,目前主要分为两大类:清除法和化学法,清除法主要采用人工或者机械方式清除积雪和结冰,该类方法人工及设备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无法保证彻底清除积雪和结冰;化学法通过在路面上播撒融雪剂(醋酸钾、氯盐)来融雪化冰,但盐类除雪剂对环境、土壤存在危害,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同时,无论是清除法还是化学法,都只能在降雪之后进行,影响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与中深层地热能复合融雪化冰系统,能够解决以上所述问题,该复合融雪化冰系统由太阳能供热系统、地面换热系统、中深层地热能供热系统3个部分组成,通过在公路坡道、桥梁和机场跑道下敷设水平换热盘管,由太阳能供热系统和中深层地热能供热系统提供热源,可快速实现公路坡道、桥梁和机场跑道地面加热,进行融雪和化冰作业,同时不会影响路面正常交通。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复合融雪化冰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热系统、地面换热系统、中深层地热能供热系统3个组成部分,其特征是太阳能供热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1)、太阳能循环泵(2)、供热水箱(3)、供热循环泵(4)组成,中深层地热能供热系统由地岩热换热孔(6)、井管(7)、变频供热循环泵(8)组成,地面换热系统由水平换热盘管(5)组成,太阳能集热器与供热水箱通过管道进行连接,中间设置太阳能循环泵,供热水箱与水平换热盘管通过管道进行连接,中间设置供热循环泵,地岩热换热孔内井管与水平换热盘管通过管道进行连接,中间设置变频供热循环泵。
优先采用太阳能供热系统提供热水输送至地面换热系统,用于地面的融雪化冰,当太阳能供热系统供能不足或无法正常使用时,采用中深层地热能供热系统进行供热补充,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电动阀实现自动控制。
本发明所涉及的地岩热换热孔内井管采用密闭金属换热器,套管式设计,温度较低的供热回水通过内管输送至井管底端,然后流向外管,与高温岩层进行换热,水温升高。
本发明所涉及的供热热源采用太阳能与中深层地热能复合形式,利用可再生能源,仅需要输入极小部分电能,不需要设置热泵设备。
本发明所涉及的中深层地热能供热系统设置变频供热循环泵,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供热回水温度值的变化,自动调节供热热水流量,利于节能。
本发明所涉及的水平换热盘管采用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具有高换热性和高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太阳能与中深层地热能复合融雪化冰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宜美科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宜美科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83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