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材料与碳纤维编织件的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8558.0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4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张闰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68 | 分类号: | B29C70/68;B23K26/21;B23K26/32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材 碳纤维 编织 连接 方法 | ||
1.一种钢材料与碳纤维编织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采用碳纤维编织装置将碳纤维进行编织,获得碳纤维布;
二、将钢材加工成连接体;连接体由主体和连接凸起构成,连接凸起分别位于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三、将步骤一获得的碳纤维布裁剪出孔洞;
四、将步骤二获得的连接体进行预处理,然后用玻璃纤维布将连接体包裹起来,露出连接凸起的端面,再与步骤三裁剪后的碳纤维布在湿法模压模具上进行铺装,获得嵌有连接体的碳纤维布铺装体,然后合模,注入预热的环氧树脂,采用湿法模压工艺进行模压成型,开模,获得碳纤维层压板编织件;
五、打磨碳纤维层压板编织件露出的连接凸起端面,然后采用丙酮擦拭,再与待焊钢材料进行激光焊接,完成所述一种钢材料与碳纤维编织件的连接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材料与碳纤维编织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连接体的主体为带圆角的矩形结构体,连接凸起为圆柱体,圆柱体高度为1.5~3mm,圆柱体底面直径为10~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材料与碳纤维编织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裁剪后碳纤维布密度为0.2~0.8g/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材料与碳纤维编织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裁剪的孔洞与连接体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材料与碳纤维编织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铺装时,先层叠铺装带有与连接凸起匹配孔洞的碳纤维布,铺装厚度高于连接凸起高度0.5mm,然后放入连接体,再层叠铺装带有与连接体主体匹配孔洞的碳纤维布,铺装厚度与主体厚度一致,再层叠铺装带有与另一连接凸起匹配孔洞的碳纤维布,铺装厚度高于连接凸起高度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材料与碳纤维编织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合模后露出连接凸起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材料与碳纤维编织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连接体预处理方式为放入丙酮中,超声波清洗3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材料与碳纤维编织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玻璃纤维布为斜纹织物,面密度为108~110g/m2,单层厚度为0.08~0.10n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材料与碳纤维编织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湿法模压工艺:采用中温快速固化环氧树脂,固化温度为120℃保温15min;模具为不锈钢材质,环氧树脂与模具均预热至65℃,合模后加热至120℃保温15min;预浸润参数:浸润时间为4min,固化压力为1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材料与碳纤维编织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激光焊接参数为:焊接功率为4kW,离焦量为0,焊接速度为250mm/min,保护气体氩气流速为20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85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放线滑车
- 下一篇:动漫人像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