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挑臂盖梁可拆卸托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9691.8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0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董健月;丁万强;李雄风;杨学建;刘向东;李锦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2;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挑臂盖梁 可拆卸 托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大挑臂盖梁可拆卸托架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在盖梁模板铺设前进行托架安装:首先将六个固定托架平行设置形成六排;然后准备六个千斤顶,并将六个千斤顶分为两排设置,按照盖梁模板的标高调整千斤顶的高度,在不同排的相对应的两个千斤顶顶部之间固定安装分配梁,并在三个分配梁顶部安装四排可拆卸移动托架;最后在最外侧的两排固定托架一侧安装外侧固定托架;托架安装完成后,在托架上方进行盖梁模板、锚口施工;可拆卸移动托架拆除及预应力施工。本发明可拆卸移动托架通过千斤顶进行支撑,盖梁模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降低千斤顶拆除可拆卸移动托架,保证足够的锚口预应力张拉空间,同时拆卸方便,施工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盖梁锚口预应力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挑臂盖梁可拆卸托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盖梁挑臂张拉锚口位置托架主要采用固定三角托架体系,由于工期紧张,且传统固定托架在盖梁支架拆除前不能进行托架的单独拆除,对盖梁预应力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例如上海S26公路入城段项目,所以对挑臂处的固定托架进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以便于高效的施工,进而顺利的完成施工节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更加高效的对盖梁进行预应力施工,而提供一种大挑臂盖梁可拆卸托架施工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挑臂盖梁可拆卸托架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S1、托架安装及盖梁模板施工
在盖梁模板铺设前进行托架安装:首先将六个固定托架平行设置形成六排;然后准备六个千斤顶,并将六个千斤顶分为两排设置,其中一排与第二排的固定托架共线设置且另外一排与第五排的固定托架共线设置,按照盖梁模板的标高调整千斤顶的高度,在不同排的相对应的两个千斤顶顶部之间固定安装分配梁,并在三个分配梁顶部安装四排可拆卸移动托架;最后在最外侧的两排固定托架一侧安装外侧固定托架,外侧固定托架顶部与可拆卸移动托架的顶部一致;
托架安装完成后,在托架上方进行盖梁模板的施工,盖梁模板上在可拆卸移动托架的正上方进行锚口施工;
S2、可拆卸移动托架拆除及预应力施工
在盖梁模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之后,降低千斤顶的高度,带动可拆卸移动托架下降实现与盖梁模板底部之间脱离,然后拆除可拆卸移动托架、分配梁和千斤顶,整个锚口对应的盖梁模板下方就出现空间,进行预应力施工。
所述固定托架包括固定托架底板、位于固定托架底板上表面两侧的固定托架第一侧板和固定托架第二侧板、固定托架第一侧板和固定托架第二侧板顶部之间的固定托架顶板,其中固定托架第二侧板的高度高于固定托架第一侧板的高度。
所述可拆卸移动托架包括可拆卸移动托架底板、位于可拆卸移动托架底板上表面两侧的可拆卸移动托架第一侧板和可拆卸移动托架第二侧板、可拆卸移动托架第一侧板和可拆卸移动托架第二侧板顶部之间的可拆卸移动托架顶板,所述可拆卸移动托架顶板的倾斜度与固定托架顶板的倾斜度一致。
所述外侧固定托架包括外侧固定托架底板、位于外侧固定托架底板上表面两侧的外侧固定托架第一侧板和外侧固定托架第二侧板、外侧固定托架第一侧板和外侧固定托架第二侧板顶部之间的外侧固定托架顶板,所述外侧固定托架顶板的倾斜度与固定托架顶板的倾斜度一致。
所述固定托架、可拆卸移动托架、外侧固定托架内部设有若干辅助支撑。
所述固定托架第一侧板的高度为296mm,所述外侧固定托架第二侧板的高度为1880mm。
所述固定托架、外侧固定托架之间的距离为135mm。
所述分配梁为工字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96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