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0154.5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5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华;刘稚洁;张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杜维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参数 确定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处于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一虚拟私有网络中的服务访问端的访问数据包;针对所述访问数据包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将所述访问数据包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转换为相应的第二协议地址;将网络地址转换后的访问数据包发送给服务提供端;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后的访问数据包确定服务访问端的源地址以及其所属的虚拟私有网络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有效提高服务访问端的源地址和所属虚拟私有网络的溯源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参数确定方法、网络参数确定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虚拟私有网络(Virtual Private Cloud,VPC)是公有云上可自定义的逻辑隔离、且能够自行管理的虚拟网络环境。虚拟私有网络是云上租户专属的云上网络空间,不同的虚拟私有网络之间逻辑完全隔离,但网段和网络地址可能重叠。当虚拟私有网络向另外一个虚拟私有网络提供网络服务(如内网服务)时,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来看,通常需要针对服务访问者进行虚拟私有网络和网络地址的溯源。如何实现服务访问者的虚拟私有网络和网络地址的溯源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参数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有效提高服务访问端的源地址和所属虚拟私有网络的溯源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参数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处于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一虚拟私有网络中的服务访问端的访问数据包,其中,所述访问数据包中的源地址为服务访问端在所述第一虚拟私有网络中的第一协议地址,所述访问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为处于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二虚拟私有网络中的服务提供端所对应的第一协议地址;
针对所述访问数据包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将所述访问数据包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转换为相应的第二协议地址;
根据服务提供端所对应的第二协议地址,将网络地址转换后的访问数据包发送给服务提供端,以使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后的访问数据包确定服务访问端的源地址以及其所属的虚拟私有网络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源地址所对应的第二协议地址是根据保留网段、所述第一虚拟私有网络的网络标识以及所述源地址确定的。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网络参数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处于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一虚拟私有网络中的服务访问端所在的计算机设备发送的网络地址转换后的访问数据包,其中,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后的访问数据包是所述计算机设备将服务访问端的访问数据包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转换为相应的第二协议地址后得到的;
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后的访问数据包中的目的第二协议地址,将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后的访问数据包转发至处于第二虚拟私有网络中的服务提供端,以使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网络地址转换后的访问数据包确定服务访问端的源地址以及其所属的虚拟私有网络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源地址为服务访问端在所述第一虚拟私有网络中的第一协议地址,所述目的地址和所述目的第二协议地址分别为服务提供端所对应的第一协议地址和第二协议地址;所述源地址所对应的第二协议地址是根据保留网段、所述第一虚拟私有网络的网络标识以及所述源地址确定的。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参数确定装置,所述网络参数确定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网络参数确定方法的单元,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处于支持第一协议的第一虚拟私有网络中的服务访问端的访问数据包,其中,所述访问数据包中的源地址为服务访问端在所述第一虚拟私有网络中的第一协议地址,所述访问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为处于支持第二协议的第二虚拟私有网络中的服务提供端所对应的第一协议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