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震源激发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0229.X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尤桃如;沈新明;朱罡;杜珊珊;杨贵祥;仲伯军;周月;沐敏;沈开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泰达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4 | 分类号: | G01V1/104;G01V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岑丹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震源 激发 | ||
1.一种震源激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稳压电路、DC/AC变换模块、交流电升压模块、高电压整流电路、GPS或北斗模块、分频驱动电路以及起爆电路,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稳压电路、DC/AC变换模块、交流电升压模块、高电压整流电路以及起爆电路依次连接,所述分频驱动电路与GPS或北斗模块连接,用于将时间基准分频驱动后输出给高压起爆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源激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C/AC变换模块用于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包括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定时电阻RT、2个定时电容Ct、场效应功放开关管Q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三极管Q1、电容C7、电感L、二极管D3、电阻Rs、电容Css以及电阻RD;所述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的引脚+ERR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的引脚-ERR、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的引脚Vref连接;所述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的引脚Comp与引脚-ERR通过电容连接;所述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的引脚Css与电容Css的一端连接,电容Css的另一端接电源负极;所述电阻R4的一端接电源负极;所述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的引脚RD通过电阻RD接电源负极,所述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的引脚GND接电源负极,所述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的引脚RT通过定时电阻RT接电源负极,所述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的引脚Ct与2个定时电容Ct依次连接,定时电容Ct与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的引脚+Vcc、+Vc连接,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的引脚-Cs与引脚+Cs间并联电容以及电阻R6,电阻R7的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以及场效应功放开关管Q2的源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场效应功放开关管Q2的栅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的引脚OutA连接,所述场效应功放开关管Q2的漏极通过电容与电阻R10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s的一端连接,电阻Rs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以及三极管Q1的基极均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作为输出端,所述PWM脉宽调制变换器U1的引脚+Vcc与电感L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源激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升压模块包括高频脉冲变压器T1,所述高频脉冲变压器T1工作频率为15KHz~25K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源激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压整流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电阻R11、电阻R12、储能电容C21、储能电容C22,所述整流二极管D1的正端与高频脉冲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1的负端与储能电容C21的正端以及电阻R11的一端相连接,整流二极管D2的负端与高频脉冲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相连接,整流二极管D2的正端与高压储能电容C22的负端以及电阻R12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阻R12的另一端相连接,并同时接到高频脉冲变压器T1次级线圈的中心抽头以及高压储能电容C21负端与高压储能电容C22正端的连接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源激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爆电路包括三极管Q4、脉冲变压器T2、可控硅Q5、电阻R21、二极管D5、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经电阻R21与分频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脉冲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5的正端相连接,脉冲变压器T2初级线圈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负端相连接并与电源正极连接,电阻R22与电阻R23构成分压器,电阻R23与电容并联,且电阻R23的一端与储能电容C22的负端以及脉冲变压器T2次级线圈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一端与脉冲变压器T2次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电阻R23的一端以及电容的一端相连接并接到可控硅Q5的控制极,可控硅Q5的阳极经电阻R24接高电压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出端,可控硅Q5的阴极接高电压整流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泰达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泰达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2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