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袋保气性能检测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0243.X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汤亮;胡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福瑞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3 | 分类号: | G01M13/0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关达津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袋保气 性能 检测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袋保气性能检测装置,并公开了充气袋保气性能检测装置的制备方法和采用充气袋保气性能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其中充气袋保气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充气袋,所述充气袋包括气柱、进气道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进气道一侧,所述进气道与所述气柱之间设有第一气阀膜,所述第一气阀膜进气方向朝向所述进气道;检测袋,所述检测袋连接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一气阀膜泄漏的气体经过进气道排入检测袋中,通过检测检测袋中的气体即可得知充气袋通过第一气阀膜泄漏的气体的体积,结构简单,制备方便,得到的结果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柱充气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气袋保气性能检测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气柱缓冲包装材料广泛应用,尤其电商的蓬勃发展,给气柱缓冲包装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应用领域快速往制造业包装延伸。目前气柱制造行业对气阀的保气性没有方法进行检测,无法得出明确的气柱袋漏气的规律以及使用寿命,无法得出各类气阀膜保气性的优劣以及在不同环境下保气性能的差距,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产品种类的缓冲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充气袋保气性能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制备方便,得到的结果准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充气袋保气性能检测装置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充气袋保气性能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充气袋保气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充气袋,所述充气袋包括气柱、进气道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进气道一侧,所述进气道与所述气柱之间设有第一气阀膜,所述第一气阀膜进气方向朝向所述进气道;检测袋,所述检测袋连接所述进气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气袋保气性能检测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气阀膜泄漏的气体经过进气道排入检测袋中,通过测量检测袋中的气体即可得知充气袋通过第一气阀膜泄漏的气体的体积,结构简单,制备方便,得到的结果准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袋包括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开口中设置有第二气阀膜,所述第二气阀膜进气方向朝向所述进气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袋长度为900-1100mm,宽度为45-5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气阀膜长度为35-45mm,宽度为8-12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开口宽度为10-15mm,长度为40-50mm。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两片面积相同的膜片热封在一起形成所述检测袋容纳气体的腔室,在两侧分别留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在所述第一开口中放入所述第二气阀膜,并将所述第二气阀膜热封于所述第一开口中;
将所述第一开口放入所述进气口中,再通过第一热封模具将所述第一开口热封于所述进气口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热封连接膜片,使检测袋保气性能好,不易泄漏,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第一开口和进气口热封在一起,防止在检测过程中,进气口漏气造成的检测结果误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热封模具为直线型长条模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热封模具的热封时间为1-2秒,所述第一热封模具的热封温度为160-200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充气道中的气体压向所述检测袋,并由所述第二开口排出所述检测袋,使所述检测袋和所述充气道中无残余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福瑞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福瑞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