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膨胀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0476.X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3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裕正;佐藤祐一;当山雄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5B41/325 | 分类号: | F25B41/3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杜嘉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 以及 冷冻 循环系统 | ||
1.一种膨胀阀,其特征在于,
具备:
冷却被冷却物的制冷剂在高压状态下流入的一次端口;
设置有使流入上述一次端口的上述制冷剂向低压状态膨胀并通过的阀端口的阀主体;
使通过了上述阀端口的上述制冷剂的二次端口;
针阀,具有沿上述阀端口的轴向为尖细的形状,以使前端侧朝向上述阀端口并在上述轴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上述阀主体,通过在上述轴向上接近或者离开上述阀端口而改变该阀端口的开度,使通过上述阀端口的上述制冷剂的流量增减;
驱动元件,具有能够改变内压的操作室以及通过根据该操作室的内压变化在上述轴向上位移而使上述针阀相对于上述阀端口接近或者离开的隔膜;以及
根据上述被冷却物的温度变化使上述驱动元件中的上述操作室的内压变化的感温部,
即使上述针阀最接近上述阀端口的闭阀状态下,上述制冷剂也以预定的漏出流量向上述二次端口通过,
上述针阀中的上述前端侧的外周面具有相对于该外周面的连接平面相对于上述针阀的中心轴的锐角侧的倾斜角随着向该针阀的前端而变大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闭阀状态下,在上述阀端口与上述针阀之间打开与上述漏出流量相应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端口包括贯通在上述阀主体中分隔上述一次端口侧和上述二次端口侧的阀座壁的贯通孔、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以及上述针阀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以得到在相对于上述阀端口中的俯视中与上述漏出流量相应的槽面积的方式凹陷并从上述一次端口侧向上述二次端口侧延伸的漏出槽而构成,
在上述闭阀状态下,上述针阀成为其周面与上述阀端口中的上述贯通孔的边缘抵接的落座状态,
在上述落座状态下,在上述阀端口与上述针阀之间作为上述间隙打开上述漏出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漏出槽具有各个的槽面积的总和为与上述漏出流量相应的面积的多列槽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阀端口,设置有贯通在上述阀主体上分隔上述一次端口侧和上述二次端口侧的阀座壁的贯通孔,并且设置有以得到在相对于该阀端口的俯视中与上述漏出流量相应的端口面积的方式贯通上述阀座壁的漏出端口,
上述针阀具有:前端针部,具有比上述阀端口细的尖细形状,在上述闭阀状态下,至少根部侧的一部分收纳在上述阀端口中;以及落座部,以比上述阀端口的内径大的方式从该前端针部的根部以末端宽状突出,在上述闭阀状态下,成为其周面与上述阀端口的边缘抵接的落座状态,
在上述俯视中,在上述闭阀状态下在上述阀端口的内周面与上述前端针部的上述根部之间以环状打开的间隙面积比上述端口面积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阀端口包括贯通在上述阀主体上分隔上述一次端口侧和上述二次端口侧的阀座壁的贯通孔、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以及上述针阀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方的一部分以得到在相对于上述阀端口的俯视中与上述漏出流量相应的槽面积的方式凹陷并从上述一次端口侧向上述二次端口侧延伸的漏出槽而构成,
上述针阀具有:前端针部,具有比上述贯通孔细的尖细形状,在上述闭阀状态下,至少根部侧的一部分收纳在上述贯通孔中;以及落座部,以比上述贯通孔的内径大的方式从该前端针部的根部以末端宽状突出,在上述闭阀状态下,成为其周面与上述贯通孔的边缘抵接的落座状态,
在上述俯视中,在上述闭阀状态下在假定为未设置上述漏出槽时的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与上述前端针部的上述根部之间以环状打开的间隙面积比上述槽面积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膨胀阀,其特征在于,
上述漏出槽具有各个的槽面积的总和为与上述漏出流量相应的面积的多列槽部分。
8.一种冷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
压缩冷却被冷却物的制冷剂的压缩器;
冷凝被压缩了的上述制冷剂的冷凝器;
使被冷凝了的上述制冷剂膨胀并减压的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膨胀阀;以及
在被减压了的上述制冷剂中吸收上述被冷却物发出的热量并使该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4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