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680553.1 申请日: 2020-07-15
公开(公告)号: CN111686226B 公开(公告)日: 2021-11-02
发明(设计)人: 张海波;肖真真;朱燕娟;刘译鸿;常雪松;陈亚栋;余娅娅;卢传坚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1/00;A61P35/00;A61P37/04
代理公司: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代理人: 许春兰;熊雯
地址: 510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结肠癌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药:北芪2‑4份,仙灵脾0.5‑1份,赤芍1‑1.5份,莪术0.5‑1份,土茯苓1.5‑3份,炒白术0.5‑1.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经结肠癌荷瘤小鼠的实验表明,本发明的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在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时,虽然未明显增强化疗药物的抑瘤作用,但可以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缓解化疗药物导致的体重减轻,提高小鼠的T淋巴细胞水平,特别是显著提高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水平,由此表明本发明的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提高结肠癌患者自身的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结肠癌已成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最常见的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以大便变型、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血便或脓血便等为主要特征。临床上目前治疗结肠癌主要以手术、化疗为主要手段,但是,化疗后往往会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失调,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057548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以槐枝、垂柳枝、土鳖子、雷丸、松脂、云母粉、白头翁、透骨草、壁虎、槟榔、苍叶蒲公英、桑树根、麻油、肿节风为原料;通过对该专利中药组合物效果评价显示,该中药组合物对结肠癌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公开号为CN10553571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直、结肠癌的内服中药,其以金刚藤、翻白草、仙鹤草、铁树叶、仙茅、菟丝子、补骨脂、炒白术、炒白芍、党参、黄芪、全虫、蜈蚣为原料,具有温补肾阳,健脾解毒,活血散结之功效。该专利药物能有效抑制癌肿的生长,对癌肿块有显著的缩小作用。

公开号为CN10579700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结肠癌的益生菌发酵中药复方组合物,包括黄芩、生地黄、苦参、玄参、败酱草、白花蛇舌草、丹皮、枳壳、肉苁蓉、白英、西洋参、焦山楂、红藤及薏苡仁;经小鼠实验证明,该发明的组合物能有效抑制结肠癌的实体瘤的增长,提高其抑制结肠腺癌SW1116实体瘤的活性。

以上三种中药配方虽然对结肠癌具有一定的治疗功效,但均是从抑癌方面着手,主要针对实体肿瘤,并未关注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而对于肿瘤患者,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是最终的治疗目的。尤其是在化疗的患者中,临床治疗的思路在于利用化疗药物抑制实体肿瘤,利用中药提高患者自身的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显然,上述专利无法满足化疗患者中的这一需求,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结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因此,需要从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出发,提供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药物,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药:北芪2-4份,仙灵脾0.5-1份,赤芍1-1.5份,莪术0.5-1份,土茯苓1.5-3份,炒白术0.5-1.5份。

本发明的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组合物的治法治则:

发明人通过荟萃分析92项中药治疗结肠癌的RCT(全称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结肠癌的病因为“脾肾两虚”为本,“湿瘀互结”为标,而标实之中,又以“湿”为主,“瘀”为辅。因此,治宜补益脾肾,祛湿化瘀。

本发明的治疗结肠癌的中药组合物重用北芪,北芪味甘微温,补脾益气,仙灵脾补肾阳,两药合用,补益脾肾,补先后天之本,共为君药;炒白术补气健脾,以增强北芪补中益气之功,与土茯苓合用,健脾祛湿,共为臣药;赤芍、莪术活血化瘀,共为佐使药。诸药配伍,补益脾肾,祛湿化瘀,则使人体脏腑功能恢复,正气充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即提高免疫力,以达到扶正祛邪之功。

具体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