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器的线圈端子及其接触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0724.0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9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满金;张协利;黄仁灿;苏秀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9;H01H50/14;H01H50/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器 线圈 端子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器的线圈端子及其接触器,线圈端子包括用来与接触器的线圈架相固定的固定部、用来连接外部控制信号的外部连接部、用来与漆包线相连接的漆包线连接部以及三者连接在一起的本体部;漆包线连接部包括用来保证漆包线连接可靠性的第一缠线部、紧靠着第一缠线部的点焊连接部以及由点焊连接部继续向外延伸的用来实现漆包线锡焊相固定的第二缠线部,其中,第一缠线部和第二缠线部设为便于绕线的柱形结构,点焊连接部设有便于实现点焊操作的凹口结构。本发明既能够实现点焊和锡焊,又能够兼容直焊型漆包线和非直焊型漆包线,以实现装配的自动化;而且,还具有焊接难度低和连接牢靠,以及可靠性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器的线圈端子及其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一种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接触器触点动作;而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现有技术的接触器通常包括线圈端子,线圈端子通常包括固定部、外部连接部和漆包线连接部,其中,固定部用来固定在线圈架上,外部连接部用来连接外部的控制信号,漆包线连接部则是用来连接线圈中的漆包线。现有技术的线圈端子的漆包线连接部通常设有锡焊连接结构,线圈端子与漆包线之间是采用锡焊相连接,这种线圈端子对于直焊式漆包线来说,焊接比较简便,而对于非直焊式漆包线来说,由于其漆膜在锡炉的高温下不易破坏,需要采用人工方式来去除漆包线的漆膜,而后才能与线圈端子焊接,因此,不便于自动化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接触器的线圈端子及其接触器,通过结构改进,既能够实现点焊和锡焊,又能够兼容直焊型漆包线和非直焊型漆包线,以实现装配的自动化;而且,还具有焊接难度低和连接牢靠,以及可靠性高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器的线圈端子,包括用来与接触器的线圈架相固定的固定部、用来连接外部控制信号的外部连接部、用来与漆包线相连接的漆包线连接部以及将固定部、外部连接部和漆包线连接部连接在一起的本体部;所述漆包线连接部包括用来保证漆包线连接可靠性的第一缠线部、紧靠着第一缠线部的点焊连接部以及由点焊连接部继续向外延伸的用来实现漆包线锡焊相固定的第二缠线部,其中,第一缠线部和第二缠线部设为便于绕线的柱形结构,点焊连接部设有便于实现点焊操作的凹口结构。
所述本体部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片形体,所述片形体的长度的一侧边连接有与片形体相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第一折弯臂,第一折弯臂的末端连接一平行于所述片形体的第二折弯臂,所述第一缠线部、点焊连接部和第二缠线部分别设在所述第二折弯臂上;所述第一折弯臂沿着所述片形体的厚度向远离线圈绕组的方向折出,以使漆包线连接部的焊接区域远离线圈绕组。
所述第一折弯臂是由所述片形体的一侧边一体向外延伸的等厚的第一条形片体沿着所述片形体的厚度方向弯折后形成的。
所述第二折弯臂是由所述第一条形片体继续向外延伸的L型的第二条形片体沿着水平方向折弯后形成的;所述第二条形片体的L型的一边沿着所述片形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条形片体一体相接;所述第二条形片体的L型的另一边沿着所述片形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缠线部、点焊连接部和第二缠线部分别设在所述第二条形片体的L型的另一边上。
所述第一缠线部和第二缠线部分别为所述第二条形片体的L型的另一边的对应段,且所述第一缠线部靠近所述第二条形片体的L型的一边,所述第二缠线部设在所述第二条形片体的L型的另一边的末端。
所述第二条形片体的L型的另一边的对应位置还一体相接有与所述第二条形片体的L型的另一边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垂直的第三条形片体,所述第三条形片体弯成V型或U型的凹口结构以构成所述点焊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