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及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0796.5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3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裘哲峰;李翔;徐小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泉物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3 | 分类号: | G06F16/13;G06F16/172;H04L12/86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杨云云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业务 数据 转发 方法 服务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及服务器,能够保证业务数据转发的完整性。方法包括: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转发的业务数据;将所述业务数据落盘至文件队列中,所述文件队列位于外部存储设备上;将所述文件队列中的所述业务数据转发至接收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当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应用场景中,在这些应用场景中,传感器数据(业务数据)的传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同一个发送方(如客户端)的数据源,不同的接收方都会有特定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要求,同时发送方为了减少上行流量,数据源只会往专一的服务器发送业务数据,故需要服务器根据配置项将业务数据进行不同方式处理并转发至目标接收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数量迅速增长,相应地在多种应用场景下需要主机(如服务器)实现业务数据的转发,服务器需要处理的业务数据也随之激增,这必然导致服务器的压力超过其所能承受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是由服务器构成服务器集群,并在该服务器集群前部署负载均衡(LB,Balance),LB主要负责分发设备的连接以及向服务器发送消息,以提高服务器集群的可用性、实现负载平衡以及动态扩容。每个服务器需要集成多个转发模块,同时转发业务数据至不同需求接收方,以此缓解业务数据转发的压力。
然而,受制于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服务器资源,容易出现业务数据转发中断而造成网络丢包(如数据丢失),导致业务数据反复发送,进而影响了业务数据的处理效率。若服务器集群中某台服务器出现转发堵塞,将会使得服务器集群中其他服务器压力激增,导致服务器集群出现异常。可见,现有方案难以保证业务数据转发的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及服务器,能够保证业务数据转发的完整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数据转发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待转发的业务数据;
将所述业务数据落盘至文件队列中,所述文件队列位于外部存储设备上;
将所述文件队列中的所述业务数据转发至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业务数据落盘至文件队列中,包括:
将所述业务数据按照定时或指定大小的方式生成数据文件;
将所述数据文件落盘至预设的文件存储路径文件夹,并更新预设的文件记录数索引。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文件队列中的所述业务数据转发至接收端,包括:
读取最后派发日期、最后的派发文件队列序号以及转发索引文件,以确定所述文件队列的记录位置;
基于所述文件队列的记录位置对所述文件队列中的所述业务数据进行批量读取并转发至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文件队列的记录位置对所述文件队列中的所述业务数据进行批量读取并转发至接收端,之后包括:
若所述文件队列中的所述业务数据成功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则更新所述转发索引文件;
若所述文件队列中的所述业务数据未成功转发至所述接收端,则进行重试转发。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文件队列中的所述业务数据转发完毕,则自动删除所述文件队列,跳转至下一个文件队列并更新所述转发索引文件。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文件存储路径文件夹以及文件记录数索引,其中,所述文件夹生成规则为:年/月/日,以及隔天自动生成新存储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泉物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泉物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07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