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载混凝耦合生物膜强化AO工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1000.8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2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冯玉杰;李东一;何伟华;吕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载 耦合 生物膜 强化 ao 工艺 分散 污水处理 方法 | ||
1.加载混凝耦合生物膜强化AO工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一级处理加载混凝与二级处理生物膜强化A/O工艺集成,所基于的集成设备包括污水泵、流量计、配药系统、加药泵、搅拌器、混合池、絮凝池、熟化池、导流槽Ⅰ、导流槽Ⅱ、导流槽Ⅲ、导流槽Ⅳ、斜管沉淀池、污泥回流泵、排泥泵、水力旋流器、缺氧池、好氧池Ⅰ、好氧池Ⅱ、曝气装置、组合填料、硝化液回流泵、二沉池;
1)加载混凝处理:
(1)加载混凝处理系统主要包括进水单元、加药单元、混凝单元以及沉淀单元,生活污水原水经污水泵输送进混合池,混凝剂在配药装置中配成溶液投加到混合池;
(2)加载材料由水力旋流器从絮体污泥中分离出来注入混合池循环使用,损失的部分通过与混凝剂混凝剂复配成溶液补充;
(3)污水、混凝剂、加载材料在混合池中发生异相成核混凝反应生成比重大的小絮体,小絮体随污水以折流的方式先后经过絮凝池和熟化池,并完成絮体的长大,然后经过经斜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
(4)混凝处理水在汇流至出水渠由污水泵输送至A/O系统,部分絮体污泥经污泥回流泵回流至絮凝池参与和促进絮凝反应,剩余絮体污泥经污泥泵排至水力旋流器,回收加载材料循环利用;
2)生物膜强化A/O:
(1)生物膜强化A/O系统采用组合生物载体填料强化净水过程,处理单元包括缺氧池、好氧池Ⅰ、好氧池Ⅱ和二沉池,混凝出水中主要污染物是NH4+-N、TN以及剩余部分的COD和TP,经污水泵从下端进水管输送至导流槽Ⅱ,与回流的的硝化液沿上向流至缺氧池,缺氧池DO浓度保持在0.2-0.5mg/L;
(2)缺氧池出水从底部经导流槽Ⅲ上向流至好氧池Ⅰ,好氧池Ⅰ通过曝气装置控制DO浓度在2.0-4.0mg/L;
(3)污水从好氧池Ⅰ下部流入1好氧池Ⅱ,通过曝气装置控制DO浓度在1.0-2.0mg/L;
(4)硝化液从好氧池Ⅱ上部经硝化液回流泵回流至导流槽Ⅱ,好氧池Ⅱ出水经导流槽Ⅳ流入二沉池进行固废分离,出水排入受纳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混凝耦合生物膜强化AO工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材料包括微砂、粉煤灰、凹凸棒土、沸石粉、黏土,投加剂量为20-300mg/L,混凝剂投加量为20-200mg/L,污水在混合池中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2min,搅拌速度为150-250r/min;在絮凝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min,搅拌速度为80-120r/min;在熟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min,搅拌速度为60-100r/min,斜管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1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混凝耦合生物膜强化AO工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之前设置导流槽Ⅱ,实现混凝处理出水与硝化回流液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混凝耦合生物膜强化AO工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与好氧池Ⅰ之间设置导流槽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混凝耦合生物膜强化AO工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与好氧池容积比为1:(1-3),硝化液回流比为100%-300%,污水在缺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6h,好氧池Ⅰ水力停留时间为2-4h,好氧池Ⅱ水力停留时间为2-4h,二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2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混凝耦合生物膜强化AO工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填料为悬浮空心球填料与立体填料或纤维填料的组合,缺氧池组合填料的填充方式为悬挂式固定填充,填充率为50-90%;好氧池Ⅰ和好氧池Ⅱ组合填料的填充方式可为悬挂式填充或悬浮式填充,悬挂式填充率为50%-80%,悬浮式填充率为2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100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行器铆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兼顾多区域分隔及时间记录智能引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