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负载钢筋混凝土梁顶面受拉的抗弯加载长期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1099.1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5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俊豪;徐旺喜;金聪鹤;龚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N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钢筋混凝土 梁顶面受拉 加载 长期 试验装置 | ||
1.使负载钢筋混凝土梁顶面受拉的抗弯加载长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组件,该支座组件用于限定试验梁架设位置,支座位置位于试验梁中段;
加载框架,在该加载框架上通过设置加载装置抵接试验梁顶面的加载区域;
所述加载区域分别通过加载装置抵接于试验梁的两端顶面,加载区域的抵接部分设置有用于监测试验梁实时荷载数值的压力传感器且加载框架通过该加载区域支撑于试验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负载钢筋混凝土梁顶面受拉的抗弯加载长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框架包括整个加载截面的框架形结构,所述加载区域位于所述框架形结构上侧的内侧面,所述支座组件设置有延伸进所述框架形结构内侧的固定部,该框架形结构下侧内侧用于抵接所述固定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使负载钢筋混凝土梁顶面受拉的抗弯加载长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形结构包括:
传力杆;
反力梁,该反力梁与所述传力杆上端连接;
下横梁,该下横梁与所述传力杆下端连接;
所述传力杆、反力梁和下横梁形成框架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负载钢筋混凝土梁顶面受拉的抗弯加载长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载装置与压力传感器之间设置有上横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使负载钢筋混凝土梁顶面受拉的抗弯加载长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力杆穿过所述上横梁并被上横梁径向限位,所述反力梁、上横梁和下横梁上下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负载钢筋混凝土梁顶面受拉的抗弯加载长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组件包括:
支墩,该支墩设置于地面上;
支座,该该支座中心设置于支墩顶面中心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使负载钢筋混凝土梁顶面受拉的抗弯加载长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墩上固定有沿梁长方向延伸的纵梁,所述加载框架为框形结构,该纵梁两端用于伸入该加载框架内侧并与该加载框架下侧的内侧面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负载钢筋混凝土梁顶面受拉的抗弯加载长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梁下侧设置有支腿,该支腿用于通过地锚连接于地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使负载钢筋混凝土梁顶面受拉的抗弯加载长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传感器顶面、底面都设置有用于固定在试验梁上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用于保证在加载全过程中压力传感器与加载框架处于同一截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负载钢筋混凝土梁顶面受拉的抗弯加载长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压力传感器顶面、底面上的所述限位装置之间设置有数根限位钢筋,所述压力传感器限位于该数根限位钢筋围成的框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10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