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1139.2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3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贾建伟;解树魁;李国营;王树红;赵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龙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22 | 分类号: | B24B7/22;B24B41/00;B24B41/06;B24B47/12;B24B55/06;B24B49/12;B24B51/00;B08B3/02;G01N21/958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马士腾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设备 在线 监测 系统 | ||
1.一种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旋转臂组件、打磨室组件和监测室组件,支架组件上部设置旋转臂组件,支架组件一侧设置打磨室组件,支架组件另一侧设置监测室组件,打磨室组件和监测室组件相对应设置,旋转臂组件在打磨室组件和监测室组件之间旋转;
旋转臂组件包括升降电机、旋转固定组件、旋转臂和吸盘组件,升降电机底部固定于支架组件上,升降电机上部与旋转固定组件相连接,旋转固定组件与旋转臂相连接,旋转臂横向设置,吸盘组件穿过旋转臂,吸盘组件竖向设置,吸盘组件与支架杆相平行;
打磨室组件包括打磨室、驱动部和打磨盘,打磨室一侧与支架杆上部一侧相固定连接,打磨室为矩形中空室,打磨室呈上部开口状,驱动部带动打磨盘转动,打磨盘设置于打磨室内下部;
监测室组件包括监测室、清洗部和监测部,监测室一侧与支架杆上部一侧相固定连接,监测室为矩形状中空结构,监测室上部呈开口状,监测室内部一侧设置清洗部,监测室内部另一侧设置监测部;
支架组件包括支架杆、排水槽和密封底板,支架杆为圆杆状,支架杆一侧与打磨室组件侧壁相固定连接,支架杆另一侧与监测室组件侧壁相固定连接,支架杆内靠下部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为中空立体柱状结构,排水槽高度为支架杆长度的1/4,支架杆底部环绕固定密封底板,密封底板中部开设支架安装孔,支架杆底部穿过支架安装孔,支架安装孔为圆孔状,支架杆匹配穿过支架安装孔,支架杆与支架安装孔侧壁相贴近并且相固定连接,密封底板选用橡胶材质构成;
密封底板为圆盘状结构,密封底板外围靠近边缘的位置处通过螺栓与地面A相固定连接;
地面A处设置污水排出管,污水排出管上部固定滤网片,污水排出管与排水槽直径大小相匹配一致,滤网片为圆形状,滤网片上部凸入至排水槽内,滤网片中轴线与排水槽中轴线相重合,密封底板底部贴近地面A,滤网片上端面位于密封底板底端面上部;
升降电机底部垂直固定于支架杆上部,升降电机上部与支撑座相固定连接,支撑座为圆柱状,支撑座上部设置旋转固定组件;所述旋转固定组件包括旋转槽、旋转柱头、固定连接板和固定螺栓,旋转槽截面呈“T”状,旋转主体匹配设置于旋转槽内,支架杆上部一侧固定有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板上设置螺栓孔,螺栓孔内壁设置内螺纹,固定螺栓匹配穿过螺栓孔,固定螺栓上部抵近旋转臂组件底壁一侧;
旋转臂为长方体状,旋转臂包括主臂、次臂和把手,主臂一端底部与旋转柱头上部相固定连接,主臂另一端与次臂一端相固定连接,主臂横截面积大于次臂横截面积,次臂一端与把手相固定连接;
吸盘组件包括螺纹杆、螺纹孔、可拆卸连接部和吸盘,螺纹杆穿过螺纹孔后螺纹杆底部通过可拆卸连接部与吸盘上部相连接;所述螺纹杆为杆状结构,螺纹杆中部设置外螺纹,螺纹杆上部固定旋转头,旋转头为立体多边形状,螺纹孔为圆孔状,螺纹孔贯通开设于次臂上,螺纹孔内设置内螺纹,该内螺纹与螺纹杆的外螺纹相匹配设置;可拆卸连接部包括固定槽、轴承、限位凸起圈和限位凹槽,固定槽为圆形凹槽状,固定槽底部固定于吸盘上,内固定轴承,轴承内圈固定限位凸起圈,限位凸起圈主体为圆形环状结构,限位凸起圈截面为“︵”状,螺纹杆底部开设限位凹槽,限位凹槽环绕螺纹杆底部一周,限位凹槽截面呈倒“⌒”,限位凸起圈与限位凹槽相匹配设置;吸盘为金属碗状结构,吸盘上部一侧与真空管相连通,真空管上设置阀门;
监测室包括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底部板和出水口,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矩形状结构,侧壁一、侧壁二、侧壁三、侧壁四底部固定底部板,底部板下部设置出水口;底部板包括底部板一、底部板二、底部板三、底部板四和汇流槽,底部板一、底部板二、底部板三、底部板四均为倾斜板状结构,底部板一、底部板二、底部板三、底部板四朝内倾斜,底部板一、底部板二、底部板三、底部板四首尾相接并且在底部形成汇流槽,汇流槽中部开设出水口;出水口与出水管相连接,出水管的出水端与排水槽上部一侧相连通;
清洗部包括喷嘴和吹风管,喷嘴底部固定于底部板二上部,喷嘴开口朝上,喷嘴呈圆形分布于底部板二上,喷嘴之间设置吹风管;吹风管数量为若干个,吹风管为中空管状结构,吹风管开口朝上设置;
监测部包括灯管组件和摄影组件,灯管组件和摄影组件底部均固定于底部板一上部,灯管组件内的灯管呈圆弧状分布,灯管组件数量为两个且相对应设置,摄影组件设置于两个灯管组件之间;灯管组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灯管,上框架和下框架均为圆弧状,上框架与下框架相对应设置,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均有固定灯管,灯管竖直固定,下框架底部固定于底部板一上部;上框架、下框架和灯管的结构布局便于全面的照射水晶,便于摄影组件进行后续的监测;摄影组件为中空管状结构,摄影组件开口朝上设置;
使用时通过密封底板将排水槽下部与污水排出管上部的滤网片相对应固定,从而实现对支架杆底部的固定;
通过升降电机控制旋转臂和吸盘组件的高度;
将水晶体放置于打磨盘上,将螺纹杆插入至固定槽内,旋转螺纹杆使得吸盘贴近水晶体的上表面,抽真空使得吸盘与水晶体上表面相固定连接;
旋转螺纹杆控制水晶体与打磨盘的贴合度;
启动驱动部带动打磨盘转动,对水晶体进行打磨;
打磨完成后再次通过升降电机控制旋转臂和吸盘组件的高度,通过把手转动旋转臂将打磨好的水晶体移动至监测室上部;
使得水晶体位于清洗部上部,通过喷嘴对水晶体底部进行冲洗,然后关闭喷嘴通过吹风管对水晶体进行冲洗使得水晶体底部表面干燥;
转动旋转臂将打磨好的水晶体移动,将水晶体移动至灯管组件上部,通过摄影组件对水晶体底部进行监测,当监测完毕后关闭真空从吸盘组件取出水晶体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龙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龙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11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