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行汽车的监控终端、监控方法及智能交通的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1411.7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2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崔龙;徐彬;马罡;刘春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5/00 | 分类号: | G08G5/00;G07C5/08;G05D1/02;G05D1/10;B60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肖丛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 汽车 监控 终端 方法 智能 交通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飞行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行汽车的监控终端。一种飞行汽车的监控终端,包括:电源模块、总线收发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移动数据通信模块;总线收发器与底盘上的整车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采集底盘的状态信息;数据采集模块与安装于底盘上的底盘定位模块建立信号连接,采集底盘的位置信息;总线收发器与飞行器上的飞行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采集飞行器的状态信息;数据采集模块与安装于飞行器上的飞行器定位模块建立信号连接,采集飞行器的位置信息。本发明实现了对飞行汽车整车的状态信息进行监控。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飞行汽车的监控方法及一种智能交通的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行汽车的监控终端、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2016年11月15日,工信部正式下发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所有新能源汽车必须和国家监控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包括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等数据及整车的电机电控状态等,通过车辆上的监控终端实时传输到国家检测平台上,方便生产企业及用户实时对每一台车辆进行数据查看,并可在车辆出现潜在故障后,平台可立即发出不同等级的警报,第一时间提醒用户对车辆进行检查。由纯电动汽车可延伸到飞行汽车,保障飞行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飞行汽车至少包括底盘与飞行器两部分,底盘在地面行驶时提供动力,飞行器空中行驶时提供动力,底盘与飞行器通过对接机构连接;飞行汽车通常还包括舱体,舱体位于底盘与飞行器之间,舱体上下通过两个对接机构与底盘、飞行器连接。为了保证飞行汽车安全运行,飞行过程必须接收全程管理。交通管理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如空域管理、容量管理、流量管理、空中交通管制、飞行监视、飞行情报服务以及告警与通知等方面。目前,尚无统一的监管平台可以远程在线管理飞行汽车的运行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行汽车的监控终端、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以实现监视整车运行状态、对未来的空中交通工具实行在线安全管理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飞行汽车的监控终端,它安装于飞行汽车;飞行汽车包括:底盘和飞行器。或者,飞行汽车包括:底盘、舱体和飞行器。
监控终端包括:电源模块、总线收发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移动数据通信模块。
监控终端的内部连接关系为:电源模块向总线收发器、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提供能源;总线收发器与数据采集模块建立信号连接;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移动数据通信模块建立信号连接。
监控终端与飞行汽车的连接关系为:总线收发器与底盘上的整车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采集底盘的状态信息;数据采集模块与安装于底盘上的底盘定位模块建立信号连接,采集底盘的位置信息。
总线收发器与飞行器上的飞行控制器建立信号连接,采集飞行器的状态信息;数据采集模块与安装于飞行器上的飞行器定位模块建立信号连接,采集飞行器的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具体的:整车控制器与底盘上车辆导航单元、车辆驱动单元、车辆制动单元、车辆转向单元、路面信息采集单元、底盘电池单元建立信号连接。
上述方案中,具体的:飞行控制器与飞行器上的飞行导航单元、飞行动力供给单元、空中信息采集单元、飞行器电池单元建立信号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当飞行汽车包括:底盘和飞行器时,在飞行器与底盘的对接锁定机构处设有对该对接锁定机构开合状态进行检测的第一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与第一传感器建立信号连接。利用监控终端可实时监控舱体与底盘对接锁定机构开合状态。
当飞行汽车包括:底盘、舱体和飞行器时,上述第一传感器用于检测舱体与底盘的对接锁定机构处的开合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1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