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灌溉节水给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2890.4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1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彬;翟京召;赵松涛;刘水;张丰莉;刘大伟;刘伟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彬;翟京召;赵松涛 |
主分类号: | A01G25/09 | 分类号: | A01G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丁艳侠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灌溉 节水 给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灌溉节水给水装置,包括移动车架和设置在移动车架上的立架,移动车架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移动滚轮,立架上设置有喷灌机构且喷灌机构包括集水板和给水泵,立架上设置有可折叠支架且给水泵设置在可折叠支架上,立架上设置有驱使支杆架上下摆动的转盘拨动机构,所述转盘拨动机构包括摆动电机和驱动转盘,所述摆动电机固定在立架上且驱动转盘设置在摆动电机输出端上,驱动转盘端面上设置有偏心拨柱且偏心拨柱伸入开设于支杆架杆壁上的条形孔内侧。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采用折叠支架始终保持给水泵置于水渠内并连续性给水,采用摆动喷洒可提高浇灌的面积并避免水灌溉过多而产生涝害并浪费水源,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的领域,具体是一种农田灌溉节水给水装置。
背景技术
农田灌溉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灌溉,即用水浇地。灌溉原则是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其种类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
而现有的灌溉装置大多采用沟渠直接引水进入田地内或者直接在田埂上安装喷水装置,直接引水进入农田是需要沟渠内的水面高度高于农田表面,对于农田表面低于沟渠水面高度则无法灌溉,而安装喷水装置成本较高且容易受环境侵蚀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田灌溉节水给水装置,以达到上述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田灌溉节水给水装置,包括移动车架和设置在移动车架上的立架,移动车架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移动滚轮,立架上设置有喷灌机构且喷灌机构包括集水板和给水泵,所述集水板板面上设置有多个喷头,集水板通过导水管带与给水泵相连通,立架上设置有可折叠支架且给水泵设置在可折叠支架上,立架上还设置有端部与之铰接的支杆架且集水板设置在支杆架另一端部,立架上设置有驱使支杆架上下摆动的转盘拨动机构,所述转盘拨动机构包括摆动电机和驱动转盘,所述摆动电机固定在立架上且驱动转盘设置在摆动电机输出端上,驱动转盘端面上设置有偏心拨柱且偏心拨柱伸入开设于支杆架杆壁上的条形孔内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可折叠支架包括横支架和悬吊架,所述横支架靠近立架的端部连接有连接横杆轴且连接横杆轴端部通过轴座安装在立架上,立架上设置有驱使连接横杆轴转动并保持稳定的推动单元,所述悬吊架顶部与横支架端部铰接且横支架杆壁上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给水泵设置在悬吊架底部,电动伸缩杆伸缩端与悬吊架侧壁铰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推动单元包括竖直设置在立架上的折叠驱动丝杆和滑动设置在立架上的驱动齿条,所述折叠驱动丝杆由设置在立架顶部的折叠电机驱动旋转且折叠驱动丝杆上设置有与之螺旋配合的固定螺套,固定螺套与驱动齿条侧部固定连接,驱动齿条与设置在连接横杆轴上的转动齿轮相啮合。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导水管带中部设置有连接管体且连接管体通过固定座安装在立架顶部。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固定座由活动卡箍和固定卡箍构成,活动卡箍与固定卡箍一端铰接且两者另一端通过螺栓紧固并夹紧固定连接管体。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移动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以调节导水管带的加压泵。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悬吊架底端部固定有固定底板且固定底板下侧设置有网罩体,所述给水泵安装在网罩体内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彬;翟京召;赵松涛,未经周彬;翟京召;赵松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2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