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智能控制的节电式无线机械手的家用燃气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3254.3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7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扬;李威威;刘晓飞;刘凯;齐海岳;李秀辉;张博祥;彭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网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G08B21/16;H04W4/70;H04W8/00;B25J9/16;B25J11/00;B25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控制 节电 无线 机械手 家用 燃气 报警装置 | ||
带智能控制的节电式无线机械手的家用燃气报警装置涉及安防技术领域。本发明由家用燃气报警器和无线控制机械手组成;家用燃气报警器由电源模块、气体传感器、主控模块、告警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组成;无线控制机械手由第二通信模块、电池、供电控制器、静默供电电路、侦听供电电路、高功率电路、阀门控制器和主控器组成;本发明在保障无线控制机械手与家用燃气报警器通讯的同时,通过控制调节无线机械手的工作状态,达到有效降低运行功耗的目的,从而实现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依旧保持较长时间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煤改气”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家庭燃气用户越来越多,然而,燃气应用普及的同时也伴随着燃气安全事故频发。为保障燃气使用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常在燃气使用的场所内加装家用燃气报警器,家用燃气报警器连接机械手在产生告警信息后能及时控制机械手执行关闭阀门动作,从而减小燃气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传统的家用燃气报警器连接机械手采用有线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的家用燃气报警器类的产品对阀门所处的位置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很多燃气管道阀门所处的位置较低的老旧小区在安装及后续供电时及其不便。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上逐渐出现采用无线连接技术的无线控制机械手,然而,市场上的无线机械手仍采用接线的方式供电,用户需要单独给无线机械手供电,与此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无线控制机械手是接收信息单元,日常中使用中必须时刻处于待机状态,以便在接收家用燃气报警器的告警信号后及时动作,但是,长时间的待机运行也伴随着很大的电量消耗,导致了无线控制机械手必须具备外接电源。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带智能控制的节电式无线机械手的家用燃气报警装置由家用燃气报警器和无线控制机械手组成,在家用燃气报警器中加入了告警信息存储功能,在无线控制机械手中加入了供电控制器来对静默供电电路、侦听供电电路和高功率电路采取不同的供电策略;由无线控制机械手的主控器根据侦听周期启动侦听供电电路连接家用燃气报警器查询当前告警信号是否存在,当存在当前告警信号的情况下,无线控制机械手的主控器通知高功率电路启动阀门控制器关闭燃气阀门。本发明将告警信号的传递方式由经过家用燃气报警器推送改成了经过无线控制机械手查询,使得在静默周期中无线控制机械手耗电最低,在侦听周期中无线控制机械手耗电稍高,而高功率电路只有当家用燃气报警器产生了当前告警信号时才启动,通过本发明的设计使得无线控制机械手可以通过电池供电保持长时间的工作状态,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发明内容
实现本发明的带智能控制的节电式无线机械手的家用燃气报警装置由家用燃气报警器和无线控制机械手组成;家用燃气报警器由电源模块、气体传感器、主控模块、告警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组成;无线控制机械手由第二通信模块、电池、供电控制器、静默供电电路、侦听供电电路、高功率电路、阀门控制器和主控器组成;
家用燃气报警器的电源模块用于为气体传感器、主控模块、告警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供电;
气体传感器采用热催化技术,用于检测使用环境中的可燃气体的浓度,通过电连接的方式将可燃气体浓度值发送至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存储可燃气体浓度阈值,当气体传感器发送给主控模块的可燃气体浓度值大于等于可燃气体浓度阈值时,主控模块向告警模块发出启动告警的指令;
告警模块收到主控模块发送来的启动告警的指令后启动声光告警装置,同时告警模块将启动告警的指令加上时间戳生成当前告警信号,并将当前告警信号发送给第一通信模块进行暂存;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家用燃气报警器与无线控制机械手的第二通信模块组成无线连接网络,第一通信模块负责对暂存的当前告警信号进行以新换旧的更新,第一通信模块负责侦听第二通信模块的在线状态,当第二通信模块在线时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进行通信连接,当第二通信模块不在线时第一通信模块保持侦听第二通信模块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网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星网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3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