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苗床成型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3736.9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6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高鹏;张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苗床 成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苗床成型机,包括:旋耕机和压辊装置,所述的旋耕机中部设置有小齿轮箱一,所述的小齿轮箱一上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三角形油缸伸缩杆,所述的三角形油缸伸缩杆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在压辊装置上,所述的三角形油缸伸缩杆上侧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支架左侧通过螺栓与旋耕机固定右侧通过螺栓与压辊装置固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旋耕机将泥土打碎,圆盘粑片设置有倾斜角即方便开沟渠又能将耕好的泥土进行聚拢;2,设置有螺旋轴,将两边的泥土均匀布置;3,设置有压辊,一次起垄成型,较为方便快捷4,设置三角形油缸伸缩杆,能够将其抬起,运作更加效率,装卸更加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苗床成型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苗床成型机已经在我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现有的苗床成型机还是采用原来的旋耕结构,需要手动对旋耕后的苗床进行压成型,传统的旋耕结构对泥土疏松起垄效果不好,泥土无法均匀起垄,两侧的沟渠需要进行人工手动挖掘,费时费力,传统的苗床成型机无法装卸,检修更换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苗床成型机。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种苗床成型机,包括:旋耕机和压辊装置,所述的旋耕机中部设置有小齿轮箱一,所述的小齿轮箱一上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三角形油缸伸缩杆,所述的三角形油缸伸缩杆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在压辊装置上,所述的三角形油缸伸缩杆上侧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支架左侧通过螺栓与旋耕机固定右侧通过螺栓与压辊装置固定,所述的小齿轮箱一右侧通过万向节传动输入轴连接有小齿轮箱二,所述的小齿轮箱一和小齿轮箱二两侧连接有传动轴,所述的旋耕机和压辊装置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两根连接支架,所述的压辊装置内的传动轴两端设置有传动轮,所述的传动轮下侧设置有压辊,所述的压辊前侧设置有螺旋轴,所述的传动轮和螺旋轴两端配套设置有链条,所述的压辊装置两侧设置有链轮,所述的螺旋轴上设置有两段互相对称的螺纹,所述的螺纹往螺纹轴中心位置倾斜,所述的压辊装置两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左部内侧设置有圆形粑片,所述的圆形粑片向外倾斜25°-30°。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支架位于小齿轮传动箱一、小齿轮传动箱二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三角形油缸伸缩杆右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支架处。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架位于三角形油缸伸缩杆上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旋耕机将泥土打碎,圆盘粑片设置有倾斜角即方便开沟渠又能将耕好的泥土进行聚拢;2,设置有螺旋轴,将两边的泥土均匀布置;3,设置有压辊,一次起垄成型,较为方便快捷4,设置三角形油缸伸缩杆,能够将其抬起,运作更加效率,装卸更加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螺旋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3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塑封干衣机组合式定子
- 下一篇:近视训练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