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3834.2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3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增;徐曙;李林蔚;周倩;陈雨;冯煦;郭生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黄酮 化合物 防治 植物病害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两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用途,属于植物源杀菌剂技术领域。所述化合物分别为4’‑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源杀菌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两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植物病害在农业生产中危害严重,每年都会在全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化学防治是防治植物病害的重要手段,然而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抗药性问题,因此急需开发新型绿色防治药剂来进行交替使用。
4’-
目前,关于上述两种异黄酮在抗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人体病原微生物上,检索到的文献表明4’-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两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用途。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可从市场购买,也可从甘草、光果甘草、欧亚甘草等甘草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还可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方法制备。
所述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可作为活性成分和农药助剂加工制成农药允许的任何一种剂型。
所述的剂型包括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粒剂、水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烟剂、缓释剂、种衣剂或油剂。
所述的用途是指可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枸杞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香蕉枯萎病菌、稻瘟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引起的病害。
本发明通过研究证明两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灰霉病菌、枸杞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香蕉枯萎病菌、稻瘟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可开发成防治药剂与现有药剂进行交替使用,从而缓解环境污染和抗药性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仅仅限于下列实施例包含的内容。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3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藏展示柜
- 下一篇:一种可切换用作对讲机的蓝牙耳机充电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