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车身B柱加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3999.X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汪孟明;魏付星;王丙艳;曹洋溢;程东强;郑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捷汽车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车身 加强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量化车身B柱加强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包括B柱外板、B柱外加强板、B柱内加强板以及门槛梁,所述B柱外板的侧边设置有第一折弯凹槽,所述B柱外板的底部设置有呈S型结构的第一折弯边,所述B柱外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折弯凹槽,所述B柱外加强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折弯边,所述B柱内加强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折弯凹槽里,所述B柱内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三折弯凹槽,所述B柱内加强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折弯边。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将B柱外板和B柱外加强板以及B柱内加强板相互连接到一起,并将门槛梁固定到B柱外板的底部,从而提高了汽车B柱的整体强度,同时也取代了传统的利用大块铝板的做法,本发明结构新颖,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量化车身B柱加强结构,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B柱是车身侧面主要承重结构,连接顶盖及地板,起到支撑整个乘员空间,固定车门的重要作用;在汽车侧面碰撞中B柱是主要的受力部件,通过B柱将碰撞力合理的传递到整个车身,保证乘员舱足够的安全空间。
目前轻量化车身B柱结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全铝车身,B柱外板、B柱内板及B柱加强板都用铝板,由于铝板强度及刚度较钢板相差较大,因此全铝B柱通常会加大B柱截面、增加铝板厚度来满足B柱的强度要求。这种方式由于B柱截面大对车身的尺寸限制较大,一般用于轴距较大车型;另一种是采用钢铝混合车身,B柱外板和B柱内板采用铝板,B柱加强板采用钢板,此种结构对加强板要求较高,一般采用超高强钢板或热成型钢板,这种钢板冲压回弹大精度不好保证、成型困难且成本较高,对中低档车成本压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量化车身B柱加强结构,在满足小型车空间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保证B柱的强度,并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轻量化车身B柱加强结构,包括B柱外板、B柱外加强板、B柱内加强板以及门槛梁,所述B柱外板呈弧形结构,所述B柱外板的侧边设置有第一折弯凹槽,所述B柱外加强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折弯凹槽中,所述B柱外板的底部设置有呈S型结构的第一折弯边,所述B柱外加强板呈弧形结构,所述B柱外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折弯凹槽,所述B柱外加强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折弯边,所述B柱内加强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折弯凹槽里,所述B柱内加强板呈圆弧形结构,所述B柱内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三折弯凹槽,所述B柱内加强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折弯边,所述第一折弯边与所述第二折弯边结构以及第三折弯边相互重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折弯凹槽里还设置有多个压溃筋。
作为优选,所述B柱内加强板上设置有翻边切口。
作为优选,所述门槛梁呈条状结构,所述门槛梁的右侧设置有多个连接阶梯,所述门槛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门槛梁上设置有多个减轻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将B柱外板和B柱外加强板以及B柱内加强板相互连接到一起,并将门槛梁固定到B柱外板的底部,这样B柱外板和B柱外加强板以及B柱内加强板和门槛梁相互固定到一起,从而提高了汽车B柱的整体强度,同时也取代了传统的利用大块铝板的做法,本发明结构新颖,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3是B柱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B柱外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B柱内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处放大视图。
图7是门槛梁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捷汽车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捷汽车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39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盘子移动机
- 下一篇:一种整形美容用便携式滋养美容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