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4353.3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0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蔡鹏飞;刘海周;李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7 | 代理人: | 刘卫宇 |
地址: | 2018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元件 触点 状态 检测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电气元件触点、电容和电阻,电容的电容量大于等于10nF,电阻的阻值大于等于1kΩ;电气元件触点的一端与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电气元件触点的另一端接地;电阻串联连接在直流输入电压与电气元件触点和电容的共接点之间。本发明能减轻电气元件触点的氧化,减少因触点氧化导致的误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梯系统中,有些触点的状态需要采集,但是流经该触点的电流很小,使用普通触点很容易氧化,采用专门的特殊触点又会产生较高的费用。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板载继电器的触点信号需要进行监控。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板载继电器的该组触点的另一个触点接入处理器芯片的检测引脚,但用于监控的这另一个触点上的电流一般较小,容易氧化,从而导致误报。
此外,现有的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无法检测芯片的检测引脚是否出现故障,从而导致误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能减轻电气元件触点的氧化,减少因触点氧化导致的误检。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能诊断检测引脚故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电气元件触点、电容和电阻,电容的电容量大于等于10nF,电阻的阻值大于等于1kΩ;电气元件触点的一端与所述电容的一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电气元件触点的另一端接地;电阻串联连接在直流输入电压与电气元件触点和电容的共接点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述的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其中,通过使电容的放电电流流过电气元件触点,以减轻电气元件触点的氧化。
进一步地,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包括开关元件和处理器;处理器的检测引脚连接于电气元件触点与电容的共接点;开关元件包括第一导通端、第二导通端和控制端,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开关元件的第一导通端与电气元件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开关元件的第二导通端接地,或者是,开关元件的第一导通端与电阻连接,开关元件的第二导通端连接于电气元件触点和电容的共接点;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向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施加一控制信号;处理器根据检测引脚响应控制信号的电平变化状态判断该检测引脚是否存在故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电气元件触点、电容和电阻,电容的电容量大于等于10nF,电阻的阻值大于等于1kΩ;电气元件触点的一端与电容的一端连接,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电气元件触点的另一端与直流输入电压连接;电阻串联连接在电气元件触点和电容的共接点与地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述的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其中,通过使电容的充电电流流过电气元件触点,以减轻电气元件触点的氧化。
进一步地,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包括开关元件和处理器;处理器的检测引脚连接于电气元件触点与电容的共接点;开关元件包括第一导通端、第二导通端和控制端,开关元件的控制端用于接收外部输入的控制信号;开关元件的第一导通端与直流输入电压连接,开关元件的第二导通端与电气元件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或者是,开关元件的第一导通端连接于电气元件触点和电容的共接点,开关元件的第二导通端与所述电阻连接;电气元件触点状态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向开关元件的控制端施加一控制信号;处理器根据检测引脚响应控制信号的电平变化状态判断该检测引脚是否存在故障。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使电容的充电电流或放电电流通过电气元件触点,可以使得小电流触点上通过一个较大的电流,从而使得触点不容易氧化,延长了触点使用寿命,提高了触点状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43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