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镜框内外壁面的一次装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4472.9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5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中民眼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温州宏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8 | 代理人: | 张立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镜框 外壁 一次 装置 | ||
一种加工镜框内外壁面的一次装夹装置,包括板材,该板材包括加工面及安装面,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底座、夹紧件、抽真空机、活塞杆及驱动气缸,底座上对应镜框轮廓设置有外垫圈,该外垫圈内设置有内垫圈及通气孔,所述板材安装面与外垫圈、内垫圈贴合,所述抽真空机与通气孔连通,吸紧板材;所述夹紧件包括与板材加工面贴合的夹紧端面、与外垫圈轮廓对应的加工通槽,该夹紧件两端分别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气缸与底座铰链连接并与活塞杆联动配合,驱动夹紧件靠近或远离板材。本装置的使用灵活,夹紧件可以快速拆卸,便于上料、卸料。内垫圈在吸附住内圈废料时,不会阻挡道路,完成加工后,内圈废料不会飞崩。停止抽真空机,便可取下内圈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镜框内外壁面的一次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眼镜镜框具有多样的材质成型工艺,其中板材眼镜,需要在整块板材中,切割出镜框的形状使用。如附图1所示,传统的工艺,需要首先在板材上,沿镜框外壁轮廓切割,取出外圈废料,然后再沿镜框内壁轮廓切除内圈材料,以形成镜框。
其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装夹板材,如果首先装夹在外圈位置,随着第一次加工,外圈废料与内圈分离,装夹便会失去连接,必须重新装夹板材。首先装夹在内圈或镜框,虽然不影响外圈加工,但轮到内圈加工时,会阻碍加工路径,夹具与刀具发生碰撞。
这就导致了一次加工后,还需要二次装夹,将夹具移动到不影响内圈加工的位置,再二次加工内圈,才能完成镜框成型。
而二次装夹,会造成产品坐标位置偏移,必须操作人员重新建立机床坐标系,才能加工出精准的尺寸。这使得加工效率低下,大量时间浪费在二次装夹、建立坐标系上。
而且,由于板材轻薄,又需要去除大量废料,必须完全固定镜框,避免加工时,镜框与废料脱离瞬间发生跳动,撞击到刀头产生痕迹,诞生废品。
进一步的,由于目前镜框造型多样化,不再是单纯的平面镜框,面对弧形的镜框,传统的装夹也难以适应。
再加上,现在多是采用数控设备加工,例如铣床,刀头在板材上方行走,装夹装置如何与数控设备结合,也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加工镜框内外壁面的一次装夹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加工镜框内外壁面的一次装夹装置,包括板材,该板材包括加工面及安装面,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底座、夹紧件、抽真空机、活塞杆及驱动气缸,所述底座上对应镜框轮廓设置有外垫圈,该外垫圈内设置有内垫圈及通气孔,所述板材安装面与外垫圈、内垫圈贴合,所述抽真空机与通气孔连通,吸紧板材;所述夹紧件包括与板材加工面贴合的夹紧端面、与外垫圈轮廓对应的加工通槽,该夹紧件两端分别与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气缸与底座铰链连接并与活塞杆联动配合,驱动夹紧件靠近或远离板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利用驱动气缸的铰链结构,将夹紧件旋转移开。然后将代加工的板材置于外垫圈、内垫圈上,启动抽真空机,利用通气孔设置于内垫圈的位置,内垫圈与板材贴合后,形成封闭腔,抽真空后将板材仅仅吸在内垫圈、外垫圈上,完成固定。
继而开始第一次加工,沿镜框外壁面轮廓,去除外圈废料,形成外壁面尺寸形状。此时,本装置无需卸下板材,无需移动坐标位置。
而是围绕驱动气缸的铰链连接,将夹紧件旋转回外垫圈、内垫圈的端面,通过驱动气缸、活塞杆的收缩,驱使夹紧件的夹紧端面朝板材的加工端面移动,直至抵触夹紧。
这样,夹紧端面便于外垫圈两面夹持柱镜框,在第二次加工去除内圈废料时,镜框的部分,既不会移动、脱离,也不会窜动、翘起。从而达到一次装夹,完成镜框内外壁面加工的目的。
本装置的使用灵活,夹紧件可以快速拆卸,便于上料、卸料。内垫圈设置于外垫圈内,通气孔又设置于内垫圈内,在吸附住内圈废料时,不会阻挡道路,完成加工后,内圈废料不会飞崩。停止抽真空机,便可取下内圈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中民眼镜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中民眼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4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