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工程用计算机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4900.8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7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叶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高杨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工程 用计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工程用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腔设置有风扇箱,所述风扇箱的内腔设置有散热风散,所述散热风散的顶端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风扇箱的两端表面且位于安装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箱,所述支撑板与缓冲箱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于缓冲箱的两端表面;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缓冲箱,有效避免了装置在工作时无法缓冲装置发生的震动,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连接板,有效避免了装置上的安装箱与安装板之间使用螺栓连接,安装、拆卸过程繁琐,有利于节省人力成本,提高了装置的安装、拆卸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工程用计算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因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等特点已经成为家庭必备电器之一,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散热性能是影响计算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计算机的CPU及其他部件高速运转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了不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必须要将CPU温度控制在一个稳定范围之内,一般情况下通过散热装置将CPU的热量发散到空气当中,以保证计算机能正常运行。
但是现有的计算机热装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在使用时装置在工作时无法缓冲装置内部风扇发生的震动,装置的稳定性较差,缩短装置的使用寿命;还有装置上的与之间通常使用螺栓连接,安装、拆卸过程繁琐,费时费力,装置的安装、拆卸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网络工程用计算机散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工程用计算机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但是现有的计算机热装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在使用时装置在工作时无法缓冲装置内部风扇发生的震动,装置的稳定性较差,缩短装置的使用寿命;还有装置上的安装箱与安装板之间通常使用螺栓连接,安装、拆卸过程繁琐,费时费力,装置的安装、拆卸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网络工程用计算机散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工程用计算机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络工程用计算机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腔设置有风扇箱,所述风扇箱的内腔设置有散热风散,所述散热风散的顶端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风扇箱的两端表面且位于安装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箱,所述支撑板与缓冲箱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贯穿于缓冲箱的两端表面;所述缓冲箱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开口,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贯穿开口,所述缓冲箱的内侧顶端与底端表面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组滑板,且两组滑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连接杆位于缓冲箱内部的末端与滑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位于安装板的顶端表面,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表面且位于安装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安装箱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延伸至安装箱的内部;所述安装箱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套环,且套环的底端表面与安装板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环远离安装箱的一侧表面与连接板靠近套环的一侧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套,且弹簧套位于固定柱的外部;所述安装箱的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柱末端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安装板的两端表面均转动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底端表面设置有两两对称的四组支腿,且两组所述支腿之间设置有散热鳍。
优选的,所述两组所述电机与风扇箱的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表面设置有防尘层。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顶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管。
优选的,所述散热管的数量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所述散热管的结构均设置为“S”形。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呈“W”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4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