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联电池组电连接对热扩散影响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4902.7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3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林春景;樊彬;王芳;张亚军;王金伟;刘祎帆;孙昱晗;胡建;韩丽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6 | 分类号: | G01R31/396;G01R31/392;G01N25/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电池组 连接 扩散 影响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并联电池组电连接对热扩散影响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获取电池单体热失控放热能量,计算电池单体热失控放热能量:Q=Cpm(Tmax1-T0);
步骤2,计算非接触并联电池组的加热热失控测试,通过对动力电池进行放电容量测试的测试数据,利用公式
计算电连接引起的能量;
步骤3,利用接触非电连接电池组的加热热失控测试的测试数据,获取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的倒数作为无电连接状态下的热扩散速率;
步骤4,应用接触且并联电池组的加热热失控测试的测试数据,获得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的倒数作为电连接状态下的热扩散速率;
步骤5,利用上述的电流、电压、温度测试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电连接在“热失控扩展”过程中释放/贡献的能量E,进一步的获取在整体释放能量中的比例;
其中,m为单体电池重量;Cp是电池单体比热容;T0为实验初始温度;Tmax1为电池单体的加热热失控测试中电池最高温度;Tmax2为非接触并联电池组的加热热失控测试中电池最高温度;T2、T3、T4、……Tn:依次为非接触并联电池组的加热热失控测试中2#、3#、4#、……n#电池的温度;I2-1、I3-2、……In-(n-1):依次为非接触并联电池组的加热热失控测试中2#→1#、3#→2#、……n#→n-1#的放电电流;t0为短路电流开始时间;tend为短路电流开始时间;R+2-1、R+3-2、……R+n-(n-1):依次为非接触并联电池组的加热热失控测试中2#→1#、3#→2#、……n#→n-1#的正极连接线电阻;R-2-1、R-3-2、……R-n-(n-1)依次为非接触并联电池组的加热热失控测试中2#→1#、3#→2#、……n#→n-1#的负极连接线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49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产品抗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既有住宅平层入户式加装电梯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