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除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4999.1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8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强;仪志恒;靳仟仟;房加加;李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新飞制冷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26;A61L9/20;A61L2/14;A61L9/22;A61L2/20;A61L9/015;F25D23/00;A61L10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王金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除菌装置,包括盒体和扣接于盒体顶部的盒盖,盒体内沿前后方向设有隔离散热板,隔离散热板将盒体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右腔室内设有紫外灯、二氧化钛网和风机;右腔室的侧壁、底壁和盒盖上分别设有若干透气孔;左腔室内设有电路控制板,电路控制板连接紫外灯和风机,电路控制板与隔离散热板之间连接有热管,热管上部与隔离散热板相贴合且其下部与电路控制板相贴合。本发明有效降低了电路控制板的温度并保护电路控制板不被氧化腐蚀,因而大大提高了电路控制板的使用寿命,为独立的除菌装置广泛应用于冰箱扫除了重要技术障碍。本发明无须改动现有冰箱的生产模具,大大降低了设计新型号除菌冰箱的设计费用以及高昂开模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除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需要改变现有冰箱模具的除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除菌技术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多的冰箱产品应用新的除菌技术。以往冰箱采用单一除菌方式,除菌装置被动地与冰箱中空气接触和杀菌,很难达到理想的除菌效果。
冰箱产品样式繁多,结构多样,如果已上市冰箱增加除菌功能,将会对现有冰箱的电控,箱体结构,制冷系统多个方面进行更改,尤其在箱体结构的模具方面,更改投入巨大。
在实验与实际使用中,除菌模块会产生紫外线,在紫外线的影响下,电路控制板会出现发热现象并加速老化。杀菌模块在除菌过程中产生强氧化物质,会加速电路控制板的腐蚀。
发热和接触强氧化性物质必然共同造成电路控制板寿命缩短,这种现象对于设计制造独立于冰箱主体结构之外、适用于各种现有冰箱的通用冰箱除菌装置形成了障碍,使得独立于冰箱主体结构之外、适用于各种现有冰箱的通用冰箱除菌装置因寿命较短而难以推广应用,只能重新设计冰箱模具,通过承担高昂的开模费用、为不同型号的冰箱设计不同模具的设计费用等成本来制造除菌冰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除菌装置,避免发热和接触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电路控制板寿命较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除菌装置包括顶部敞口的盒体和扣接于盒体顶部敞口处的盒盖,
盒体内沿前后方向设有兼具分隔空间作用、隔离强氧性物质作用和散热作用的隔离散热板,隔离散热板顶部与盒盖相接,隔离散热板将盒体内部空间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隔离散热板作为右腔室的左侧壁;
右腔室内设有紫外灯、二氧化钛网和风机;右腔室的前侧壁、后侧壁、右侧壁、底壁以及右腔室上方对应的盒盖上分别设有若干透气孔;
左腔室内设有电路控制板,电路控制板连接紫外灯和风机,电路控制板连接有用于取电的接口;左腔室的左右宽度是右腔室的左右宽度的两倍以上,电路控制板沿左腔室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
电路控制板与隔离散热板之间连接有热管,热管上部与隔离散热板相贴合且其下部与电路控制板相贴合。
二氧化钛网包覆紫外灯。
右腔室内还设有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连接电路控制板。
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
隔离散热板包括设置于盒体底壁上的散热筋板,散热筋板顶面嵌设有由氟橡胶制成的密封条,密封条上压设有金属制成的上板,上板顶部与盒盖相接;散热筋板、密封条和上板组成隔离散热板;热管上部与上板相贴合。
风机安装在盒盖下表面并位于盒盖上的透气孔的正下方。
右腔室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接槽,负离子发生器端部设有与卡接槽相适配的倒钩,倒钩与卡接槽相卡接。
右腔室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紫外灯卡扣和限位卡扣,紫外灯卡扣与紫外灯相卡接;限位卡扣将二氧化钛网的一端部压设在右腔室的底壁上。
右腔室内设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通过导线与电路控制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新飞制冷器具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新飞制冷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4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