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球磨铸件的装置及制备球磨铸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6457.8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6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满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恒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D2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吴栋杰 |
地址: | 247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铸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球磨铸件的装置及制备球磨铸件的方法,其制备球磨铸件的装置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半球形槽,两个半球形槽组成一个球形浇注腔,两个半球形槽中位于上方的半球形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浇注孔,上模具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浇注孔相连通的浇注进管,所述下模具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本发明设计合理,采用持续流动水的方式,配合U形水箱从两侧包围下方的半球形槽的方式,能够持续稳定的降温冷却,提高冷却效果和成型效率,便于自动开模,且便于在开模时自动稳定的进行出料,无需人工翘出球,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磨铸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球磨铸件的装置及制备球磨铸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球磨的铸造,多采用模具铸造,球磨浇注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以及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形成的球形模腔组成,上模具上设置有与球形模腔连通的浇注孔,铸造成型的球,多用于球磨机,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这种类型磨矿机是在其筒体内装入一定数量的钢球作为研磨介质,它广泛应用于硅酸盐制品,化肥、黑与有色金属选矿以及玻璃陶瓷等生产行业,对各种矿石和其它可磨性物料进行干式或湿式粉磨。
现有的球磨铸件用的浇注模具,大多存在不便于自动开模以及开模时自动出料的缺点,且冷却效果也较差,开模后多需要人员将成型磨球翘出,由于其成球状无受力点,造成难以出料的现象,不能满足使用需求,针对此现象,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制备球磨铸件的装置及制备球磨铸件的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球磨铸件的装置及制备球磨铸件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制备球磨铸件的装置,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半球形槽,两个半球形槽组成一个球形浇注腔,两个半球形槽中位于上方的半球形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浇注孔,上模具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浇注孔相连通的浇注进管,所述下模具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四个支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底座,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L形支杆,且L 形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伸出端延伸至L 形支杆内并与上模具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上模具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滑套,且矩形滑套滑动套设在L形支杆上,下模具的顶部一侧与 L形支杆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竖杆,上模具滑动套设在两个定位竖杆上,所述下模具上设有冷却机构和开模自动出料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嵌装在下模具底部的U形水箱,且U形水箱的内侧为弧形机构,下方的半球形槽位于U形水箱的内侧,U形水箱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水泵的出水口延伸至U形水箱的内部,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并固定有冷却水进管,U形水箱的左侧顶部连通并固定有排水管;
所述开模自动出料机构包括开设在下方的半球形槽底部内壁上的凹槽,且凹槽内活动套设有推料块,推料块的顶部设为与半球形槽内壁相适配的弧形结构,推料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端贯穿U形水箱延伸至U形水箱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横杆,U形水箱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T形定位杆,横杆滑动套设在两个T 形定位杆上,横杆的顶部与U形水箱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且弹簧活动套设在对应的T形定位杆上,上模具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矩形孔,且矩形孔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顶升槽,矩形孔内滑动套设有矩形杆,且矩形杆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顶升滑块,顶升滑块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矩形顶升槽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活动接触,矩形杆的底端延伸至下模具的下方并与横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位于上方的半球形槽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底部为开口设置的矩形槽,下模具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矩形槽内的矩形挡块,矩形挡块的右侧设为与上方的半球形槽侧壁相匹配的弧形面。
优选的,所述上模具的顶部另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一圆孔,且第一圆孔的侧壁与对应的定位竖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矩形穿孔,且矩形穿孔的内壁与矩形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恒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池州恒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64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