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组件及其联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6789.6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辉;程绍江;禚百田;袁本海;王军;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30 | 分类号: | F24F11/30;F24F11/64;F24F11/65;F24F11/77;F24F11/81;F24F11/88;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白改芳;宋宝库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组件 及其 联合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组件及其联合控制方法,其中的空调组件包括空调器以及新风机,所述新风机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以及换热芯体,所述第一风道配置有第一风机,以便通过第一风机将室外环境的室外空气经所述第一风道引入室内空间,所述第二风道配置有第二风机,以便通过第二风机将室内空间的室内空气经所述第二风道引出至室外环境,所述联合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的情形下,检测室内温度;在室内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的情形下,开启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通过这样的设置,本发明能够谋求提高室内空间的用户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组件及其联合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器通常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通过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如可以是电子膨胀阀或者毛细管等)-蒸发器-压缩机形成的回路中的循环,可以向室内空间提供冷量或者热量,从而降低或者升高室内空间的温度。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的切换是通过四通阀的切换来完成的。具体地,通过四通阀切换冷媒在回路中的流动路径,使得: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而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而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而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
如果空调器较长时间处于上述的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则由于始终是室内空间的空气在循环,因此空气品质会变差。鉴于此,目前出现了增设新风模块的空调器。新风模块主要是将室外环境的空气引入室内空间,从而通过将室内空间用于循环的空气进行部分替换、更新的方式改善空气品质。
在通过新风模块引入新风时,在将新风引入的功能与制冷/制热功能相独立地进行实现(如在新风引入的过程中暂时地牺牲制冷/制热功能)的情形下,会对室内空间的用户体验有一定的影响。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风功能的过程中能够改善室内空间的用户的体验的空调组件及其联合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组件的联合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组件包括能够对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的空调器以及能够将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进行互换的新风机,所述新风机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以及同属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换热芯体,所述第一风道配置有第一风机,以便通过第一风机将室外环境的室外空气经所述第一风道引入室内空间,所述第二风道配置有第二风机,以便通过第二风机将室内空间的室内空气经所述第二风道引出至室外环境,所述联合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的情形下,检测室内温度;在室内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的情形下,开启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由于引入新风导致制热效果变差的现象。如设定温度可以为某一较低的值,如-10℃。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开启时机以及各自的运行方式等,只要保证换风量大致相同即可。如示例性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规则相同、同时开启且运行方式始终保持一致。
对于上述空调组件的联合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在室内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的情形下,开启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包括:在室内温度不低于设定温度且室内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的情形下,开启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室内空间能够在温度达标的情形下即可获得品质更高的空气。
具体而言,空调组件的运行的过程中,换风机作为空调器的辅助,在空调器依照用户的要求进行制热的同时,主动对空气品质进行改善。因此能够使得室内环境的用户获得温度达标且品质被改善了的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67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雷达光纤信号至差分信号转换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基于云的门诊数字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