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的门诊数字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6792.8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3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许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40/20 | 分类号: | G16H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孙倩倩 |
地址: | 213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门诊 数字化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基于云的门诊数字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门诊终端和云平台;门诊终端创建临时就诊任务及其临时任务标识;创建临时任务只是给任务创建临时任务记录,不将临时就诊任务放入任务队列中流转,而仅在门诊终端流转;当确定临时就诊任务在本机构处理时,删除缓存空间中保存的临时就诊任务,并生成就诊任务放入就诊任务队列中等处理和流转;就诊任务在在数字化系统中在功能模块中流转。本发明通过本机构外的多维特征比对和量化就诊时间的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使得能够在不增加门诊负担和能力要求的情况下,提高儿童哮喘护理门诊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云的门诊数字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到医疗保健的各个环节,网上挂号、医生预约、数据信息传输存储、线下数据管理等。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行业呈爆发式的增长;随着海量终端设备互联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门诊任务及其产生的数据呈几何级数增长,现有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管理和控制这么大规模的数据。医疗软件与移动终端设备的结合,为病人提供就医便捷,为医院等机构提供移动高效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已开创了一种智能化移动医疗的全新工作模式;为此,人们提出大数据这个新概念,它的特征表现在大量、高速、多样、有价值。大数据由成千上万的终端设备采集,然后在云计算平台处理。
未来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推动下,金融、娱乐、交通、医疗等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的例如:各个类型的医疗机构,医院、社区医院、卫生院、诊所、远程医疗等的诊疗数据和会话任务、体检机构数据管理,数据处理任务管理等。第一,对于门诊来说,个体时点或阶段性数据非连续性;数据分散在不同的机构缺乏系统性;间隔性数据以生病时点为主时效性差即便将个体数据集中其使用价值也低;数据格式不同机构间相互不兼容、临床应用价值低、数据无法普及应用到医疗服务核心环节;第二,门诊作为个体,其个体某个方面数据显单一性;数据集中在设备运营商或由个体贮存应用价值受限、数据格式与健康医疗服务机构不兼容、临床应用价值低、数据无法应用到医疗服务核心环节。第三,接诊医生通常能够对病患情况进行快速判断,但是当病患情况超过当前门诊所在接诊医生的知识范围,门诊量随时大量增加,会造成门诊异常混乱。可见,门诊作为病患接待的最前端,其就诊任务复杂、任务急,数据复杂,如何基于云平台进行门诊的数字化管理,提高门诊接诊效率,是待解决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本机构外的多维特征比对和量化就诊时间的方式,大大的提高了用户体验,使得能够在不增加门诊负担和能力要求的情况下,提高儿童哮喘护理门诊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云的门诊数字化系统,所述系统包含:一个或多个门诊终端和云平台;云平台包含多个云节点,云节点中的部分为接入节点,用于门诊终端的接入和数据计算;
门诊终端在接诊中需要进行病情的初步判定,基于初步判定结果产生就诊任务,所述就诊任务就在结构内部进行流转,任务流转为在机构各部门之间的流转,直到病患出院;
门诊终端创建临时就诊任务及其临时任务标识;创建临时任务只是给任务创建临时任务记录,不将临时就诊任务放入任务队列中流转,而仅在门诊终端流转;当确定临时就诊任务在本机构处理时,删除缓存空间中保存的临时就诊任务,并生成就诊任务放入就诊任务队列中等处理和流转;就诊任务在在数字化系统中在功能模块中流转。
进一步的,门诊终端的操作系统中进行所述就诊任务的处理并给所述就诊任务分配任务资源块。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系统为门诊专用操作系统,所述操作系统进行所述就诊任务的调度和处理。
进一步的,当临时就诊任务不能在本机构处理时,进行本机构外处理并进行任务的改派。
进一步的,门诊终端为根据门诊终端及其使用终端的医生ID来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67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组件及其联合控制方法
- 下一篇:机械自动化垂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