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富硒农产品中有机硒的逐级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7326.1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3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贾玮;刘余阳;张荣;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3/04 | 分类号: | C12P13/04;C07C391/00;C07H21/00;C07H1/08;C07G99/00;C08B3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农产品 有机 逐级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天然富硒农产品中有机硒的逐级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天然富硒农产品粉碎、浸提、离心;步骤2,用超滤膜过滤浸提液,得硒核酸粗提物、硒多糖粗提物和硒多酚粗提液;将沉淀提取、离心,提取液调节pH,离心、分离,酸脱蛋白,涡旋和离心,沉淀加入Tris‑HCl缓冲液提取,间隔地加入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恒温震荡酶解,离心上清液得硒代氨基酸提取液;步骤4,在硒多酚粗提液加入环己烷、饱和氯化钠处理之后再处理得硒多酚的易挥发组分和不挥发组分;步骤5,硒核酸粗提物用NaCl溶液抽提、pH调节、静置、分离、清洗和干燥得硒核酸;硒多糖粗提物草酸溶液过滤,滤液合并加入乙醇,静置后分离沉淀,清洗得硒多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硒提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天然富硒农产品中有机硒的逐级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硒元素为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因其为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组成物质且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肿瘤、抗脂质氧化、防癌抗癌、抗衰老、养肝护肝、延长寿命、提高机体免疫力等生理调节功能,同时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心肌梗塞的发生,并对重金属有一定解毒作用,故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华医学会定为继碘、锌后的第三大微量营养保健元素。硒为典型的双功能元素,食品中硒的毒性和生物利用性不仅取决于硒的总浓度水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硒的化学形态。硒的不同化学形态对人体的吸收、生物效应、毒性及防癌作用不同。无机硒主要以四价和六价存在,具有含量高、生物活性与利用率较低,毒性大等特点,摄入过量会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例如硒酸盐和亚硒酸盐会导致生物体病变;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通常为经生物转换而得的负二价产物,具有含量低、毒性小、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此外,硒的所有生物学功能均是通过硒蛋白来调控和实现的,例如硒代蛋氨酸是人类摄取硒元素的主要来源。
天然富硒农产品在前处理过程中,受温度、样品浓度、pH、离子强度和贮存容器材质的影响会发生硒化物的化学形态转化、吸附、挥发等现象,采用现有的方法会导致待测样品中硒元素形态与含量测定不准确。二甲基硒、二甲基二硒为易挥发性成分,在总硒含量分析时,通常采用湿法消解,以回流加热、添加Cu2+、微波消解三种途径解决挥发性硒化物的损失。此外,如硒代蛋氨酸、硒半胱氨酸和三甲基硒等化合物具有耐酸解的特性,采用湿法消解技术可将其消解为无机硒,但转化率低,而采用紫外光辐射氧化消解法处理样品,硒代蛋氨酸、三甲基硒等化合物可完全转化为无机硒。所以,对于有机硒化合物,尚无一种普遍适用的消解方法。
硒多糖是硒与植物多糖结合在一起的有机化合物,通常采用超滤法、醇沉淀法和超声-微波提取法。为了避免共体蛋白中硒元素对硒多糖含量干扰,需要增加脱蛋白步骤,常选用Sevag法,利用蛋白质在有机溶剂中变性的特点,将硒多糖提取液与氯仿-正丁醇(5:1,v:v)溶剂混合,振荡离心后,变性后的蛋白质介于氯仿-正丁醇溶液的交界处,反应条件温和,硒多糖不损失。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以共价键形式构成硒蛋白,通常采用酶解法提取,可得到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硒代半胱氨酸等化合物。γ-谷氨酰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硒代氨基酸为水溶性,采用酶解法的话分解的过程慢且条件严格,操作繁琐,可用温水提取。
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将天然富硒农产品中的有机硒,即硒多糖、硒代氨基酸以及硒核酸、硒多酚逐级提取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富硒农产品中有机硒的逐级提取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成本低,最大限度降低了不同性质的物质相互干扰以及基质对硒代化合物分析的影响,对天然富硒农产品中硒代氨基酸、硒蛋白、硒核酸以及硒多糖等多种硒代结构实现广谱提取。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天然富硒农产品中有机硒的逐级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待提取的天然富硒农产品粉碎后,得到粉末,使用超纯水对粉末进行浸提,得到混合体系a,再将混合体系a离心后分离沉淀,得到沉淀物a和浸提液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73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